本报讯 由省妇联组织发起的“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实施两年来,以家政服务为切入点,为下岗女工再就业提供咨询、培训、职介一条龙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我省共有下岗女工29.21万人,下岗女工普遍存在择业观念滞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再就业困难大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一状况,省妇联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确定了我省“以家政服务为切入点,帮助和引导下岗女工在社区家政服务领域实现再就业”的工作思路。2000年9月,省妇联率先成立了“陕西省巾帼家政职介服务中心”,随后全省城镇普遍建立和完善了市、区、街、办四级巾帼家政服务机构和网络,随时为下岗女工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一条龙服务。为了调动下岗女工参与“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的积极性,省妇联还开展了“共建社区——巾帼家政服务”行动,号召全省妇女,特别是下岗女工在社区服务领域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响应省妇联的号召,相继组建了“巾帼家政服务队”、“营销服务队”、“小学生接送服务队”、“家庭保洁队”、“月嫂、护嫂服务队”等多种特色服务队伍265支,吸纳下岗女工两万多名,在全省创出了“巾帼家政”的品牌。
据省妇联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主要城市共建立各级社区家政服务机构374个,创办各类社区服务实体1085个,免费为下岗女工提供就业信息、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6.35万人次。举办家政服务、月子保姆、婴幼儿护理、家常菜烹调、缝纫、插花、家电维修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380多期,安置和吸纳3万多名下岗女工,使她们实现了再就业。还通过职业介绍和劳动力输出等形式,帮助两万多名下岗女工在社区服务领域或异地实现了再就业。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