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政务超市”莫“作秀”

2023年10月14日

□文/程延

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喊得震天价响的口号。一夜之间,仿佛机关和官员们都变了个样,机关不再和“衙门”划等号,官员们全都放下官架子成了“公仆”。真的让吾等平民百姓兴奋了些许日子。

记得去年,沈阳市首开先河,办起了全国首家“政务超市”。原本基层办一件事,要爬多少楼梯,摸多少门槛,询问多少长官,到头来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在好了,办起了“政务超市”,相关部门、单位的干部们,走出一间间鸽子笼一般的办公室,集中到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办事大厅里,人事、司法、环保、城管等有60多项服务职能的19个部门,一字排开,面对面为基层、为群众提供综合性服务。(《合肥晚报》2001年6月9日)。一时间,“政务超市”如雨后春笋,在全国遍地开花,平民百姓转眼间成了“主人”。这可真难为了那些当官的,对“主人”进门问一声好,倒一杯茶,说话“一口清”,办事“一揽子”,临走还要满面笑容地道一声:“您走好!”“再见!”百姓变“主人”,官员变“公仆”,还真让“主仆”双方都“忸忸怩怩”不自然呢。

老百姓最讲究实惠,只要能把事情办成,求爹爹拜奶奶还不知热脸捂人家多少冷屁股。对这般的改变似乎有点“消受不起”。做官的自古以来就是“老爷”,是让人“侍候”着的,如今突然要去“侍候”别人,这也让官员们不适应。假若当官是为了“侍候”人,这官还有谁当?!大概是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吧,“政务超市”红火了一阵之后,也便偃旗息鼓了。不知沈阳的“政务超市”现在如何,反正笔者见到的“政务超市”已是大厅依旧在,人员影无踪。

由此看来,“政务超市”仅仅是形式的转变,而根本还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联合办公也罢,为民服务也罢,政务公开也罢,大都是人为的,偶尔的,远远谈不上经常化、制度化。因而,事过境迁,老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依然是生硬的“官与民”的关系。

把政府与百姓之间被颠倒的关系再颠倒过来,这不是一件易事。其实,政府与百姓的角色定位一直是很明确的。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最高宗旨,各级行政机构都属于人民政府。但在实践中,角色却发生了严重的错位。之所以如此,一是有的人“官本位”思想严重;再则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尚越多庙越多。这种错位现象使“政务超市”成了摆设,成了官员们“作秀”的工具。

老百姓们希望政府能改变作风,提高效率,当然更希望“政务超市”能持之以恒。切莫以某种形式来“作秀”,往官员们的脸上贴金。贴了金的官员成了“佛”,可“沉疴”依旧在,百姓叹奈何!

笔者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也属一介平民。平民的思想最单纯,最容易满足。吾辈不奢望官员们做“仆人”,只望办事时能少跑几座“庙”,少烧几炷“香”,少叩几个头,则心满意足矣!

上篇:重见海迪
下篇:“不给领导找麻烦”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9/02/30651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