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在铜川采访时,宜君县荣达物业有限公司经理高兴地说:“工资集体协商,增强了沟通,人心顺了,企业效益上去了,我们受益匪浅。”荣达物业公司的变化只是铜川市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一个缩影。近几年,铜川市把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健全机构、先易后难、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促使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及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不断深化。
铜川市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部分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干部思想比较活跃,一些非公有制企业行为不规范,随意克扣工人工资、不按时给工人发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市委市政府便把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当成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利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来抓,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总工会主席和市劳动保障局局长为副组长的市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领导小组,下达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广泛宣传,形成了各有关部门共同搞培训、抓试点、抓督导的工作格局。市、县(区)及产业工会把这一工作列入工会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把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特别是工资集体协议作为命名模范职工之家、先进集体、劳动模范的必备条件,促使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不断深化。
在推行中,铜川市按照先国有、集体企业后非公有制企业的步骤,先易后难,并注意培养典型,用典型带动全局。市变压器有限公司、耀县照金矿业有限公司、印台区恒源商贸公司、宜君荣达物业公司等,企业经营者和工会双方都有协商的愿望和要求,劳动关系比较和谐,内部管理制度比较健全。他们的试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去年8月份,市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经验交流会,让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在经营好的企业严格规范程序,实现提高工资标准、争取奖金等方面待遇上的协商突破;在困难企业,从职工最为关心的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的缴纳、工资待遇不公等问题入手,就企业有能力办到或经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项进行有效协商。在运作方式上,采取企业规模大、职工人数多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在本企业进行;规模较小,性质相近的企业开展行业性、区域性的工资集体协商。就这样有得放矢、循序渐进地逐步扩大和完善协商的范围和内容,使全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始终处于稳步推进的态势之中。
与此同时,铜川市还注重抓好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30多次工资协商政策培训班,培训近千人。为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和兑现率,他们还注重抓好事后监督工作,每季度对全市已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单位的条款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促使其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铜川市已签订集体合同533家,其中公有和公有控股企业及有限公司签订436家,达到100%;非公有制企业97家,占70.8%。已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102家,年内可达到30%以上。通过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增强了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促进了企业依法治厂,同时凝聚了企业职工的人心,职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前途和命运更加关心,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的人越来越多了。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