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县区国债兑付有点难

2023年10月14日

编辑部:

在投资多元化的今天,在一些稍微偏离大中城市的地区,国债仍是居民的投资首选。国债发行逐年火爆,与之相对应的兑付却成为一些持有国债人士的头疼问题。主要表现在:

兑付网点少。目前,城市里的国债兑付点在各商业银行网点。乡镇国家没有设立国债兑付点,早先财政局设在县城的国债服务部也早已撤销,要想兑付,就要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这些网点大多集中在县城,基层数量极少。而遍布乡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却不能兑付国债。另外,由于机构改革,在我省一些县城,一些商业银行被撤销或合并在邻近县区,加大了兑付难度。

兑付成本大。1997年以后,国家停止实物券国债发行,改由商业银行承销发行凭证式国债。以前年度发行的实物债券现存数量少,如果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常年兑付,成本较大,在银行业注重成本管理的今天,当然很难实行随到随付。于是一些银行自行规定每年的7、8、9三个月为集中兑付期,这对购买国债的人来说有失公允。

宣传不到位,银行过分追求利润。出于成本的考虑,一些银行没有将兑付时间向群众公布,群众在银行自定的时间以外兑付时常被拒绝。另外,一些银行过分追求利润,认为到期国债数量少,甚至公开拒绝兑付,挫伤了群众以后购买国债的积极性,又一次加大了兑付难度。

非法收购扰乱了市场秩序。由于县区乡镇承兑的银行网点少,一些持有国债的人急于用钱时,只好将国债以低价卖给国债贩子。一些人也专门干起了非法收购的勾当,既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又损害了国债声誉,加速了国债兑付难的程度。

对此,笔者建议,各商业银行要保证各网点及时兑付国债。必要时,有关部门能否授权农村信用合作社设点兑付,以缓解县区兑付难的矛盾。

本报记者 赵阳 通讯员 李鹤

上篇:草坪有了“领养人”
下篇:洛杉矶拟禁碳酸饮料入学校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9/2002090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09/05/3066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