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景宏
近日,记者赶赴天津,在南开大学留学生宿舍楼见到了Adam Joseph King,1.81米的个头,金黄色的头发,消瘦刚毅的脸庞,小伙长得很英俊。Adam J oseph King爱说爱笑,性格十分活跃,但汉语不是太好。见面伊始,他握住记者的手,中美结合地打起了招呼:“Hello!我来自美国,中国名字叫金亚当。”随后,在金亚当的教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汉语短期班的领队滕春红教授帮助下,记者采访了这位在青岛跳海救人的美国英雄。
巨浪冲天方显英雄本色
6月24日下午,火红的太阳炙烤着沉闷的青岛市,没有风,热不可耐的人们涌到海边消暑,临海岸边的东海路天林花园到处是闲散的人群。2时许,海风渐起,夹裹着海腥的凉意拂面而来,坐在人群中金亚当刚要欢呼,突然,汹涌的波涛将几米高的滔天巨浪卷向岸边,无情地扑向人群。人们吓傻了,尖叫着争先逃命。金亚当跑得快,冲到安全地带,回头看,一位女孩被卷进了巨浪,双手高举,随着退潮的波涛向大海深处漂去。岸边,金亚当身边的另两个女孩看着时隐时现的同伴,声斯力竭地呼喊:“救救她,快救救她呀!”
浪太大,没有人敢下水。落海的女青年正在海中挣扎,岸边的人群不停地大喊救命。情况万分危急!
54岁的青岛昕恒裕实业有限公司的维修工程师葛路见此情景,立即冲了过来。他急忙脱掉鞋子,摘下寻呼机,纵身跳下了汹涌的海中,奋力向女孩游去。但由于风大浪急,葛路很快被海浪吞没,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金亚当万分焦急,他迅速跑到附近一家商店找来一根绳索,脱下T恤衫和牛崽裤,把随身携带的钱包交给身边一个小男孩,说:“小弟弟,请替我保管。”随后,金亚当用绳子捆住自己的腰,把绳子的另一头递给一位中国青年:“请帮个忙,看我不行时,把我拉回岸上。”说完,金亚当纵身跳入波涛翻滚的大海,快速向落海女青年游去。
岸边的人群屏着呼吸,睁大眼睛看着在大海里翻滚的金亚当和竭力挣扎的女青年,许多人自发地跑过去,拽住维系着救人者生命绳索的另一头。金亚当迎着巨浪靠近了女青年,伸出双手,经过几次尝试之后,终于抱住了她,并试图将她拉向岸边。岸边的人很兴奋,欢呼着一齐拉绳索。
突然,一个巨浪打来,捆在金亚当身上的绳索断了,女青年再次被抛进了海浪里,远离了金亚当。金亚当被呛了一口水,险些被大浪吞没,他竭力浮出水面,猛扑过去,双手死死抓住绳索,面朝岸边,大呼:“拉!快拉……”
接到报警后,青岛市公安、海事、交警、卫生等多个部门快速反应,飞机、快艇、救护车一齐出动,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陆空立体大营救。
金亚当终于被岸边的人们拉上岸,并送上了及时赶来的120救护车。
落海女青年没有被救出,救人的葛路也呛水而亡。落海女孩名叫黄丽,19岁,刚从四川到青岛一家大酒店打工还不到半个月。
被人扶上救护车后,医务人员给金亚当输氧,他不让,神情黯然地说身体完好,只是心里难过,因为没救回那个姑娘。救护车要将他送到医院检查,金亚当说他真的没事,让人直接送他到了青岛火车站。下午6时,金亚当见到了从南京赶到的英国女友,他含泪告诉女朋友,他没有救出那女孩心里很不安。本来约好与女朋友一起在青岛玩耍的金亚当再也提不起神,当晚,他决定坐火车回天津。
火车上,金亚当睡不着,眼前总闪现出海浪中挣扎无助的那个女孩的身影。采访时,金亚当说:“这是我23年来遇到的最可怕的一件事,一想起来我就睡不着,心里难受极了。”
紧急寻找救人的外国英雄
今年23岁的金亚当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大四的学生,半年前,他与本校19位美国同学一起,在美籍华人滕春红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中国南开大学进行短期汉语学习。按照原计划,金亚当于6月20日已结束了在南开大学的短期汉语学习,7月12日就要返回美国参加工作,不料在回国前到青岛与英国朋友会面时跳海救人出了名。
6月28日,金亚当来到北戴河。当晚,他惊异地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得知与他一起下海救人的葛路遇难,青岛市举行了与英雄葛路遗体告别仪式。金亚当心情非常沉痛,他彻夜难眠,于第二天早上用英文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悼词,通过传真机发给了青岛市一家报社,请他们转交给葛路的家人:
我衷心地表达我最深切的哀悼,并钦佩葛路在2002年6月24日所做的一切。尽管那天我自己没有看到他跳到大海里,可是我知道他的确很勇敢。我对葛路为救他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感到悲痛。我只希望他的家人和朋友们为他感到骄傲并永远记住他。虽然我与他从未见过面,但我会永远记住他。谢谢你,葛路。
金亚当 2002年6月29日
金亚当当初在青岛跳海救人的壮举给在场的上千名围观者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事发后,许多青岛市民纷纷要求政府寻找到这位外国英雄,但由于金亚当当时没留下姓名和地址,青岛市有关部门虽经多方查询,仍没找到他。
接到金亚当发给葛路的悼词后,正在紧急寻找他的青岛市市委和政府立即跟他取得了联系,并派人专程到南开大学表示慰问和感谢,称赞金亚当是一位勇于救人的美国英雄。
美国英雄成为“青岛市荣誉市民”
成为英雄的金亚当令南开大学倍感骄傲。7月2日下午,南开大学召开全体师生大会对金亚当进行隆重表彰。校长侯自新亲自向金亚当颁发了表彰证书,证书上的烫金字写着:“金亚当同学在青岛抢救落海溺水人员过程中,不畏险情,忘我救人。堪为南开精神之典范,学生操守之榜样。”热情的中国学生代表向金亚当献上了鲜花,表达了对救人勇士的崇高敬意。
事后,南开大学侯自新校长特意给金亚当的母校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校长彼得·麦克佛森写了封感谢信,称赞“金亚当在救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舍身忘我的勇气和人道主义的精神令人钦佩。我们南开为有金亚当这样的一员而骄傲,相信密歇根同样会因他而自豪。他是我们南开学生的榜样。”
7月3日上午,金亚当在滕春红教授等人的陪同下参加了青岛市“6·24”英雄救人群体事迹报告暨表彰大会。会上,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市长杜世成亲自把“青岛市荣誉市民”证书颁发给了金亚当,金亚当很激动,他接过证书,深蓝色的眼睛闪动着晶莹的泪花,连连点头致谢:“我并没有想到这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但是我还想对大家说声谢谢。中国人民很伟大,我对他们表示尊敬。”会议结束后,一个小男孩把金亚当跳海救人时交给他保存的钱包递给了他,并连声说:“美国大哥哥,我已找你了多天,你是我学习的榜样。”金亚当高兴地抱起小男孩,亲了又亲,当场从钱包里取出全家的合影,对周围的人们说:“是爸爸、妈妈和妹妹保佑了我,要不然,我也许和葛路一样牺牲在大海里了。”
金亚当的事迹传到美国后,密歇根州立大学校长彼得·麦克佛森立即召开师生大会,宣读了中国南开大学校长对金亚当的表扬信,并表彰了金亚当的救人行为,称他是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骄傲,他为自己的母校争得了荣誉,号召所有的同学向他学习。
7月12日,金亚当回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再次召开大会对其进行表彰。会上,大家一起用掌声把金亚当请上了主席台,两位低年级的女同学向金亚当献了花环,彼得·麦克佛森校长发给金亚当1000元美金作为奖励。
中美英雄救人留下的思考
我们在佩服英雄壮举的同时,不禁要问:金亚当这位美国留学生为什么要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下海救一位素不相识的中国落海女孩?
当记者提及这个问题时,金亚当十分惊讶地说:“这有什么?在美国,无论是谁遇到这种事,只要条件许可,都会挺身相救的。”
金亚当的老师、美籍华人滕春红教授告诉记者,美国和中国一样,救人是一种社会美德。但所不同的是,在美国,见义勇为是制度化的,政府有明文规定,遇到需要救助的人必须伸出双手,救人者可以在事后得到政府给予的经济上的补偿;而中国暂时还没有这项统一的规定,只是靠人们的传统观念、道德感召力和社会责任,自觉地见义勇为。这就可能造成许多英雄在救人受伤之后,无法得到经济和精神上的补偿,甚至出现见义勇为受伤者被送到医院后,医院以没交押金而拒绝救治的事。时间长了,不但使英雄的心灵受到伤害,而且可能会出现当有人落海时,旁边是一群冷眼看客,无人伸出救助之手。因此,中国的道德与法律之间要搭上扣,从制度上保障英雄流血不留泪,这是很有必要的。
滕春红教授的话令人深思,但令人深思的还远不止这些。中国的葛路牺牲了,美国的金亚当仍然活着,但回想当初这两位英雄救人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方式,我们不得不再次陷入深思。
看到黄丽被巨浪卷入大海后,葛路脱掉鞋子,摘下寻呼机,便纵身跳下了汹涌的海。金亚当在救人的同时却知道自我保护,他脱下衣服,用绳索捆绑住自己后再下海救人。在绳索被海浪冲断后,金亚当知道如果再继续去救黄丽,自己将和落海者一起丧身大海,所以急忙回头紧紧抓住绳索,高呼人们把他拉上了岸,成了活着的英雄。
在危急关头挺身相救,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当葛路这位工程师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时,无论给英雄多高的荣誉都不算慷慨,但这些终究抵消不了葛路亲人和单位的悲痛,毕竟,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活着的葛路,单位需要一个活着的工程师,而不是赞语和荣誉。
跳入海水抢救溺水者的冲动,一是出于本能,一是长期学习的结果。两位英雄在救人时的不同表现,却反映出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结果。
采访时,记者问金亚当为什么想到要用绳索捆绑住自己时,金亚当似乎对此问题很不解。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后移居美国的教授滕春红告诉记者:“在美国,社会和教育部门鼓励青年学生勇于救人,但不鼓励在救人时做出无谓的牺牲。美国从小学起,就对学生灌输这种救人时首先自救的思想。到了中学和大学,便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救人训练,教育学生在各种场合下如何救人的方法和技巧。而中国却没有,中国长期以来教育学生的都是向舍身救人的英雄学习,而没有在大力弘扬救人英雄精神的同时,更有责任给学生上课:救人也要讲科学和方法,否则,单凭勇气和热情,只会酿成更大的悲剧。”
青岛海浪冲出了一位美国英雄,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沉思。无论如何,中华民族救困扶危的传统高尚品德不能丢。美国英雄金亚当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英雄气慨,还要学习他科学的救人方法。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