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陈兴旺是陕西群力无线电器材厂工模具分厂一名模具钳工,自从21年前他走上这个岗位,就决心把这一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干出名堂来。为练好基本工,一段时间,他坚持手工锯能保证的活,绝不上锯床;能錾、锉保证的活绝不上铣床,能钳工打孔保证的活绝不上镗床。就这样,手上磨出了血泡,胳膊肿得抬不起来,但他没有退缩,终于练就了一身扎实、过硬的本领。
由于业务技术精湛,凭着一股子拼劲和钻劲,陈兴旺总喜欢主动承担技术难度大、复杂系数高的模具制造任务。1991年冬天,群力厂围绕763新品展开会战,陈兴旺承担的衔铁模具制造任务特别重,由于这个产品是一次性投产,零件精度要求高,模具尺寸要反复更改,为了抢时间,陈兴旺连续35天,每天加班到深夜一两点钟,就这,他做出的模具尺寸规格分毫不差,长、宽、高皆精确到0.01~0.05毫米之间。2000年,厂里8303A产品供货合同急,但在生产203产品锰铜片时,由于模具原因卡了脖子,陈兴旺主动请战,连续奋战了四天四夜,终于完成了自己设计制造的203锰铜片落实模一副,并带出了1200套零件,缓解了工厂的燃眉之急。
勤于动脑是陈兴旺攻克一道道难关的金钥匙,随着制作经验的不断丰富,他的小改小革和合理化建议也不断地被设计、工艺人员采纳,仅2000年,就有五项革新成果被运用到生产中。1990年以来,陈兴旺在技术比武中多次获得钳工组第一名,先后被厂里及省电子系统评为“十佳质量标兵”、“青年岗位能手”、“技术能手”,今年更是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