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淳·
对两件与日本有关与细节有关的事感触很深。日本生产的缝衣针出口到我国,国内厂家很不服,等看到实物,却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的针鼻又大又长,对于经常穿针引线的老人来说,这个细节是至关重要的;上海规定内环线内一吨以上货车禁止通行不到半月,日本厂商就开始向上海供应0.9吨的客货两用车。而国内厂家半年以后才有所反应。主要的原因是失于细节。
全球经济一体化,技术共享信息共存的胶着状态越演越烈,企业之间的产品、技术、设备、工艺的借鉴越来越多,其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市场的竞争正朝着细节的竞争发展。海尔的“绿色通道”、小天鹅的“全心全意”,细到了自带鞋套上门服务,细到了如何按门铃。正是这些细节造就了他们市场份额和蓬勃发展的企业前景。我们也有不少部门、企业,暂时还不能望其项背。管理粗放、处事略显轻率之处,很容易给客户留下不佳印象。接飞机弄错了起飞降落时间,快下班时把客户接回来只管自己走人,会谈时的茶水没有及时更换的事,并不少见。有很多时候,许多客户就是被这不起眼的细节搞丢了。
日本人从未领导过科技革命,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美国和欧洲人那么多,其之所以成为经济大国,成功的秘密就在于细节上的创意。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做到明察秋毫、运筹帷幄,掌握细节是个基本前提。企业盛衰出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