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宏是陕西法士特齿轮公司一名磨工,小伙子打进厂那天起,就一心要学好手艺。于是勤学苦练,一有空就虚心向师傅讨教,用专业理论书籍充实自己。两年后,他成了“小字辈”中第一个当上班长的人。
去年法士特产品旺销,客户在门前等着提货,大家不分昼夜地干也满足不了需求,问题就出在张海宏所在的内圆磨班组那道瓶子口工序上,每台磨床一次只能磨一个齿轮,进度太慢。怎么办呢?张海宏知难而上,开动脑筋,大胆设想,他自己绘图,自己动手制做卡具,经过多次试验,终于让磨床的“手”变得又大又灵巧,过去一次只能卡住一个齿轮,如今一次抓4个,而且卡得牢卡得稳。多快好省,土效一下子提高了四倍,瓶颈难题解决了。
一台因故沉睡了20多年瑞士产的进口磨床,价值十几万,多少专家技术人员没能使其醒来,张海宏找来图纸,不分昼夜陪着这个“老外”,反反复复在它身上找病因,工夫不负用心人,毛病终于给逮着了,张海宏对症下药,给其做了个小小的“手术”,“老外”便欢快地活了过来,别看睡了20多年,这一醒可干劲十足,不但干出的活质量高,效益也是一般机器的数倍。这可都多亏了张海宏呀。
正是由于张海宏工作中肯动脑子,心灵手巧,小改小革成效突出。2001年,他被陕西法士特齿轮公司评为技术标兵。
(蔡维水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