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文/珂影
4岁小孩刘小源,频频出现在中央电视台,频率之高,早引起笔者的注意。近日,笔者专程从郑州赶往天津,采访了这个人人皆知的“刘大腕”。
在天津唱红 到河北抱奖
刘小源的爸爸刘毅是河北工业大学一名普通工人,幼年迷上京剧,师从京剧大师柴佩茹学艺10年。他虽然没做京剧演员,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票友。每个礼拜都要到台上唱一两次,否则嗓子痒得难受。天津著名的京剧演员大都与他同台演出过。
也许命中与京剧结缘,他与刘小源的妈妈苏春环结合也是京剧做的红娘。
苏春环也是一个戏迷票友,因为共同的爱好,两人不仅同台演出,还常常在一起切磋技艺,慢慢地两人走到一起,喜结良缘。
一个家庭两个京剧票友,京剧成了这个家庭的重要娱乐方式,工作之余,夫妻双双不忘来上一段。
也许受父母的熏陶,刘小源1岁时就能随音乐旋律翩翩起舞;2岁恰逢播出《还珠格格》,调皮可爱的小燕子惹得小源咯咯笑个不停:更使人想不到的是3岁的她能一集接一集把36集红楼梦一集不落地看完,还理解故事情节,为黛玉泪珠纷飞。
刘小源的悟性之高,连父母都感到吃惊。
2岁多点,父母见她悟性高、接受能力强,他们在唱戏时,有意无意地教她几句,小源果然把握得分毫不差、恰到好处。
开始爸、妈教她几句,后来连成小段,在小源3岁时,已能完整地把《苏三起解》唱下来。
爸、妈作为天津京剧票友,经常到天津一些剧院演出 他们也把女儿带在身边。后来,剧院领导见小源灵秀,开始给他安排唱段。甭说,小源张口一唱,台下满堂喝彩。
剧院领导见她人气旺盛,就把她的节目安排到黄金时段。
在戏剧史上,有6岁唱红的。刘小源3岁就能登台演唱,而且有板有眼,字正腔圆,天津戏迷都喜欢得不得了,以至于以后每当海报上写上刘小源的名字,当天剧场一定爆满。
刘小源3岁,已经是誉满天津的“著名小孩”啦。
刘小源第一次得奖是在河北。
2001年,河北电视台面向全国举办“宝宝秀”大赛。刘小源同爸爸妈妈来到石家庄。由于担心刘小源在台上“不走活”,一家人绞尽脑汁。
刘小源喜欢《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宝玉是她心中的偶像。为了让她好好表演,头一天晚上,爸爸妈妈骗她说,这次她在台上表演,宝玉就在台下坐着看,如果演得不好,宝玉站起来就走。夜里休息前,他们还专门找来一同从天津来的小朋友家长装作宝玉给她打电话:“我是贾宝玉,你要好好表演,到时我要去看你,给你鼓掌。”
听说自己心目中的偶像要来看她演出,小源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次演出小源出奇地卖力。
“有请二号宝宝刘小源。”刘小源应了一声:“来——了——”
主持人问她;“你是谁呀?”
刘小源:“我是著名小孩。”
主持人:“下边是谁?”
刘小源眼睛一眨:“下边是追星族。”
主持人:“谁是星呀?”
“我。”刘小源小手一指,在这儿。
她撇开台词,自己发挥起来。不仅烘托了场上的气氛,连主持人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台上,主持人考她:“你爸爸怎么称呼你妈妈?”
小源一个京剧动作:“娘——子——”
“妈妈怎么称呼爸爸?”
“官——人——”
“爸爸、妈妈又怎样称呼你呢?”
“儿——呀——”
刘小源一上台,就赢得观众喜爱。听到台下掌声雷动,刘小源更来劲了。
比赛下来,刘小源一举夺得“超级宝宝”的称号。从此,“开津著名小孩”刘小源的名声传到了河北。
全国首届京剧票友大赛刘小源红了海内外
2001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全国京剧票友大赛,好多人劝刘毅夫妻参加比赛,他们决定把机会让给孩子,工作人员听说4岁的孩子要参加票友大赛,一时没了主意,她拿不准是否允许报名,只好打电话向中央电视台咨询。
电视台回复,这次大赛不受年龄限制,但要拿身份证、单位介绍信。
4岁的孩子既没身份证,也没介绍信,这下难住了刘毅夫妇后来他们拿着户口本及出生证报了名。
按要求,刘小源的带子由天津群众艺术馆寄到中央电视台参加初赛、复赛。
2001年9月份,接到大赛组委会通知,刘小源进入决赛圈,按规定,进入决赛可获银奖,刘毅夫妇十分高兴。
刘小源的妈妈认为女儿唱得很好,有把握拿金奖。但爸爸刘毅认为,女儿能进决赛圈就不错了,别想得太高。
72名参赛者参加决赛。《野猪林》是京剧中十分难唱的片段,9月18日晚,听说一个4岁的孩子决赛时要唱《野猪林》,戏剧学院的研究生都说,4岁的孩子唱这段子,简直在开玩笑,大家都认为她肯定唱不好。
这出戏是讲林冲要到草料场看护草料,从一个80万禁军教头沦为阶下囚的复杂心情。
刘小源作为一个孩子根本不知道这段唱词的意思,妈妈就给她讲戏,但又不能讲深了,怕她听不懂。
上场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唱《野猪林》时,千万不要笑出声。
看妈妈表情严肃,刘小源记住了妈妈的话。
轮到7号刘小源上场了。电视台播放了她的片头介绍:“我叫刘小源,今年4岁,是天津来的著名小孩。”
听这孩子如此介绍,台下人鼓掌,全逗乐了。刘小源表情严肃,张口唱道:“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第一段唱完,出乎台下的专家、观众的意料,这个4岁的女孩不仅唱得有板有眼,而且唱得比一些大人都好。
台下沸腾了。刘小源接着唱第二段,台下观众、专家都忘情地给她打起拍子。
一曲唱完,整个观众席上沸腾了。
这次大赛,刘小源获得专家、观众一致好评,网上16000多名观众给她投票,刘小源一举夺得金奖,因为她是这次大赛中最小的参赛选手,同时获得特别奖。
作为第一届电视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实况转播,全国人民一下记住了这个表现不俗的4岁女孩。许多人,包括中央电视台戏曲栏目主持人都说,这次大赛大家只记住刘小源一个人的名字。
刘小源出名后,中央电视台《精彩十分》、《欢聚一堂》、《综艺大观》先后请她前来做节目。全国各地的地方电视台,今天你邀,明天他请,把刘小源忙得不亦乐乎。
刘小源在天津更是火得烫手。不仅天津老百姓喜欢她,连市委书记、市长也喜欢得不得了。刘小源从北京回来,市长送她一个2000元的大礼包,以示祝贺。
刘小源本就忙得闲不住。2001年春节到了,刘小源又被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她比许多名人都忙,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晚会等4个晚会上都有她的节目。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从一套到六套,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三,天天都能看到刘小源的身影。
难怪天津人说“在天津,可能有人不知道市长是谁,但绝没有人不知道刘小源是谁。”
江泽民、李瑞环、胡锦涛、丁关根、迟浩田、张万年等中央等领导都喜爱听京剧,均接见过刘小源。作为天津人,李瑞环到天津,多次提到刘小源,说她是天津人民的骄傲。
在中国首届戏迷票友电视大赛期间,听天津市红桥区区长接见刘小源时说,那时,国务院正值开会,前三场刚刚演完,中央领导在一起谈论这次大赛,朱镕基总理当场告诉大家,第四场有个4岁小孩。
看过大赛,刘小源给朱镕基总理留下极佳的印象。2002年两会期间,中央军委主席迟浩田与小源的爸爸握手时对他及妻子苏春环说:“感谢你们培养出这么一个参谋长。”
可爱“大腕”有点累
几岁孩子,天真无邪,但是孩子不理解晚会的重要性。春节晚会期间,晚会导演真怕这个4岁孩子上场时忘了台词,或者干脆罢演,没想到现场直播时,小源竟能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她与秦梦瑶、王小丫、李咏斗嘴,配合得十分默契。
导演心中一块石头落了下来,走下直播现场,激动得导演忍不住在她脑门上亲了一口。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几台晚会同时排练,刘小源几个台都有节目。晚会结束后,刘小源累病了,不得不输液治疗。
刘小源人小,接受能力强,然而遇上节日,几个台的节目一齐压来,她真的累坏啦。
2002年“六一”前夕,中央电视台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源要参加在北京师范大学、密云水库边、中央电视台等举行的几台不同的晚会演出排练,在此期间还要给世界杯拍一个特写。
刘小源几个地方跑,显得十分疲倦。到了5月28日,刘小源有一句台词,也许由于太累的缘故,总练不对。
一边的妈妈急了,一生气打了她两巴掌。这下可得罪了刘小源。“我不学了,不唱了!”一气之下,她向妈妈表示抗议。
一边的崔永元都替小源抱不平:“别说孩子困,连我都困得受不了,她做到这种程度已很不简单了。”
刘小源要罢工,导演忙着给她买吃的,鞠萍姐姐抱着她,要给她买一件好看的连衣裙。
刘小源不练了,她吃着导演给她买的零食,一个人跑到“飞天奖”颁奖现场,要给那些著名演员颁奖,逗得张国立等演员开心极了。
不一般的“刘大腕”
中央电视台的王小丫、敬一丹、崔永元等对于全国观众来讲,都是如雷贯耳的“腕儿”级主持人,可是刘小源因为常到中央电视台做节目,许多主持人、名人与她都非常熟悉。刘小源的名字,可谓极少有人不知道的,因此,只要刘小源来中央电视台,许多人叫她“刘大腕”,连导演也这样称呼她。
甭说,她还真有“腕儿”的派头。在彩排时,有人提议让她给大伙儿来一段,这时她会搪塞“大腕没有在外边唱的。”
中央电视台大型晚会,哪个化妆师给哪些演员化妆,都根据“条子”定好的,演员不能随便挑化妆师,可小源能挑。
这时,有化妆师逗她;“大家都别给她化妆。”
小源准会眼一瞪,嘴一噘说:“看你长得小眼儿八叉的。”这个化妆师乐了,乘机“煽”动大家:“她说我长得小眼八叉的,大家都别给她化(妆),谁给她化我跟谁急。”
刘小源笑够了,乐够了,走到这个化妆师跟前主动道歉:“阿姨,我刚才是跟您开玩笑的。”
刘小源成了笑的源泉,走到哪儿,笑声就流到哪儿。
当然,小源想让哪个化妆师给自己化妆,她会走上说:“阿姨,你长得真漂亮。”就这么“甜甜”的一声,无论是哪个化妆师都会乐颠颠地过来给“大腕”化妆。
你千万不要以为她这个几岁的小孩好蒙,化妆时可以偷工减料,刘小源的眼尖着哩,不管哪一道工序省略,她都不同意。
由于小源十分可爱,许多人都爱逗她玩。今年春节晚会上,她见好多主持人的衣服十分漂亮,就走过去伸手摸摸衣服,当面夸奖主持人:“阿姨,你的衣服很漂亮。”
“漂亮吗?”
刘小源立即接上话茬:“你穿小了,给我吧?”
“好啊,你可要快点长大呀,到你能穿的时候,我就把衣服给你。”
这次在春节晚会上,刘小源定了好几套衣服。
小源天真、可爱,绐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春节晚会结束,许多观众围上来,有的要跟小源合影,有的要小源签名。
合影倒简单一点。签名,这下难坏了几岁的小源,要知道,“源”字,她还不会写呢。
爸爸给她出个主意,用“0”来代替“源”,就这样,她用小手一下签了几百个名,直签得小手都疼了,有的没有准备纸,就把衣服脱下来,让她签在衣服上。
刘小源成了名人。在天津无论走到哪儿,都有人围观,害得她连门也不敢出,出门,父母不得不乘出租车,使工薪阶层的爸妈叫苦不迭。记者到天津采访,当天晚上,小源一家和记者在饭店吃饭。很快被吃饭的客人及老板认出来,立即有人要求与她合影。
小源小声问妈妈:“大腕是不能随便与别人照相的么?”
那副可爱使人忍俊不禁。
刘小源成名后,妈妈怕她象“猴子掰棒子”那样,学一个扔一个,要她不断学戏,不仅要她学习新的,还要复习旧的。
这让小源挺生气的。有时学着学着,玩性上来了,就什么都不管了,妈妈急得没法儿,难免会下“命令”。
她哪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妈妈逼急了,她就不想学了。
“六一”晚会,一个小朋友豫剧唱得非常好,爸爸开始激小源:“你不好好学戏,那位小朋友就超过你啦!”
小源满不在乎:“我6岁上学后就不学戏了。”
爸爸对妈妈说:“小源完了,没有一点上进心。”爸爸以为小源没听见,哪知小源耳朵尖着呢,当天晚上,她趁爸爸在洗澡的当儿,跟妈妈说:“我必须超过那个唱豫剧的小朋友。”
刘小源鬼着呢,别看她嘴上常说不学了,心里绝对是个不服输的主儿。
这就是天津的“刘大腕”。
图为王小丫和刘小源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