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景峰
人这一生,住房问题总是一件大事,而对收入不丰、事业未成的我来说,房子几乎就是我的一块心病,结婚三年多了,还住在一间不足14平方米的小平房里,心中总有种没着没落的感觉。
记得结婚后,刚搬进这间小屋之初,我与妻还商量着如何装饰一下我们的小屋,可布置新房的热情被一天天变得狭小的空间挤出屋外。曾经粉刷一新的墙壁在不知不觉中长出绿毛,房间被一次又一次的精密计算,分割得寸土不留。每每购置新东西时总先要考虑的是省地、易拆、好收放。而且,这样的小平房,天热的时候通风不畅,窗户外面就是人行道,而另一扇窗户外面是一堵墙,聪明的妻教我白天不要开窗,不让热气进来,屋里就荫凉多了。下雨的时候不能安稳睡觉,雨点落在小屋顶上,噼噼啪啪的,我们得好久才能适应雨点节奏而合着入眠。白天窗外很少有清静的时候,退休的老大爷总有下不完的棋、吵不完的架。夜晚隔壁电视的声音清晰可闻,间或有孩子的啼声与夫妻的吵骂,直至夜深人静的时刻,还不时有几只老鼠光顾,在屋顶跳一通“舞蹈”后才销声匿迹。但我们俩没有因为对住房的不满而开始减少对家的眷恋,白天各自去单位上班,晚上回来,洗漱、谈话、做饭、学习、憧憬,然后入睡在梦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等待。
无房的现实,使我们的生活处在一种焦躁的状态中,因为时光和机会在一天天流走,年龄却在一天天增大,即便是以前“有的人情况比我们还糟”的这种自欺欺人的话,也渐渐失去了效应,种种的断想,种种的愿望最后被堆积成两个字“买房”。
在等待单位集资建房的那天到来后,我们不知不觉地像其他人一样,对买房的消息格外地敏感,就是因公出差身处外地,打电话回家时也不忘问一句“最近买房有什么消息”。单位修建房子的方案出台了,可这回又盼来的是高层的框架结构住房,房屋价要比原来的安居工程房价高出一倍多,这对于我们这样靠工资生活的工薪阶层来说,无疑是要背上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于是在购房和不购房之间做着艰苦的思想斗争。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巨大的经济压力,一时间使我们寝食不安。
为了这个买房的情结,我们决定让生活变得简单而俭朴,在祈祷房价会下调的时光中,一边做着积极购房的准备;一边做着对新房的种种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