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铜川市的人行道上,人们正在悠闲地散步。忽地狂风骤起,电闪雷鸣,大雨将临。就在人群散乱之际,一串路灯熄灭,漆黑黑又加上了惊惧。在这危急时刻,夹在人群中的铜川市路灯管理所路灯维护队队长唐长生,凭其丰富的经验判断出故障肯定出在耐火厂对面的控制箱内。他迅速带上工具和备件,冒雨赶到现场,熟练地换掉被烧的线圈,并推上闸刀,“城市之光”重新亮起。
1985年,在基建公司建井队干了11年电钳工的唐长生,调入了铜川市路灯所路灯维护队从事路灯维修工作,虽说作过电钳工,但二者的工作原理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唐长生两眼一抹黑。他只得静下心,拜师学艺,刻苦钻研,了解路灯控制和电气元件的工作原理,学看回路控制图,很快就掌握了道路照明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维修技术,17年后,这位普通的维护工人终于成了一名技术精湛的维护队长。
近年来,铜川市一二马路的大部分路灯虽已更换,但还有不少旧设施,原市政府门前的组合花灯,其中就有几盏长期不亮。虽说找出了电源线不通的原因,但原工程是外单位施工,交接手续不全,没有技术资料;灯柱内的穿线也看不清;灯具安装年久,螺栓已锈死,真是令人无从着手。唐长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核算,提出将灯柱内的电源线全部换掉的方案,他带领职工将四基灯柱内的电源线换掉,并采用了更可靠的接线方法,从此清除了这个“老大难。”
1996年,唐长生刚接任队长时,铜川市路灯亮灯率达不到90%,设施完好率仅有86%。如今,市区路灯亮灯率达到97%以上,设备完好率上升到了92%,从根本上改变了路灯设施的运行状况。
1999年、2000年,唐长生分别被评为道路照明技术情报省站和西北分站的先进工作者。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