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刘军是陕西燎原航空机械制造公司起落架分厂唯一的一名不脱产的工长。俗话说“三十而立”,已经有6年多党龄的刘军,在他的而立之年实现了人生道路上的新跨越,在这一年他当上了焊接工段的工长。刘军热爱本职工作,处处身先士卒,他良好的党员形象和出色工作业绩,得到了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起落架分厂是燎原公司主产品生产厂,该厂下设3个工段,刘军所在的焊接工段仅有12名职工。然而就是这12名职工,承担起了燎原公司所有军品大件民品的焊接喷丸工作,2001年1月,该工段试验成功了真空电子束焊,标志着燎原公司焊接工艺技术力量的增强。作为焊接工段工长,刘军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身材修长挺拔、戴着近视眼镜的刘军给人的印象是文质彬彬,富有书卷气。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业余生活中,他都是一个刻苦钻研的人,从1994年起他就开始自学企业管理专业,在工段里虽然他年龄较小,但他的业务能力却很强,平时的点滴积累为他事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3月,在某高新工程的焊接工序中,由于是初次接触,焊接工段的职工们都摸不清要点,有畏难情绪,怕万一出差错责任难当。针对这一情况刘军在职工中广泛动员,给大家打气,找来相似的零件不断进行焊接试验,并反复的研究消化图纸分析工艺要求,经过努力终于使焊接一次成功,达到了工艺要求。对于参加工作已有13年的刘军,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虽然刘军是一个踏实认真、凡事追求完美的人,然而,他对待自己却又常常是粗心的,他经常只顾在喷丸间埋头苦干,忘记了定夜餐而空腹加一夜班,或是忘记了时间直到干完手中的活,才发现已经下班了很久。
作为一名不脱产的工长,刘军在搞好工段协调组织工作的同时,在喷丸、焊接定位和电子束焊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他也有焦虑的心事,如今焊接班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人员老化严重,他担心老师傅们的手艺后继无人,所以,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此,他选配了两名思想好、工作踏实的青工,向老技师学习新设备——电子束焊的操作技术。2001年,刘军完成的工时高达11039.40小时,位列起落架分厂榜首。由于出色的表现,他被评为2001-2002年度燎原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燕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