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千河
如今,如果有谁再说:节约一粒米,节省一度电,不乱花一分钱;或是说“要节约闹革命”,那么,他会被看成是“傻帽”,还会被嘲笑是“脑子里进了水”。于是,在我们的眼前身边,一股股浪费暗流在涌动,有时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电脑。“电子政府”是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购置电脑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处室,少则七八台,多则几十台,或是上百台摆在那里,而真正用在工作上的时间并不多,不是闲置,就是被少数人用来上网聊天、打游戏,有人甚至进入色情网站“过把瘾”,而暑期节假日则又成了他们孩子的学习玩耍“专用机”。
复印机。“文件治国”,“文件管理”,可以说是我们的一大特色。凡文件必转发,转发就得复印,手指一点,复印机即可“克隆”。但被克隆的文件,最多也就用来看一看,念一念,或是头头脑脑画个圈就算完事,不是进了废纸篓,就是被和旧报刊卖到了收购站。而为个人复印资料、证件,复印小孩子的复习题、考试卷,也已司空见惯。我常和打字员及相熟的同志说:这打字机里和复印机里出来的不是纸张文件,而是“肉夹馍”和“羊肉泡”,真浪费,太可惜。
手机电话。办公室里的电话,大多情况下都很忙,使用频率特高,再看看大大小小头头脑脑腰间的手机,也很忙活,但有多少是为了工作?不是吹牛聊天,就是为私家事东呼西叫,而利用手机互发黄段子,则是不少公务人员的“最爱”,有人还用电话,手机炒股票,买彩票,而话费自然是公款报销。
报纸期刊。有些单位、有些科室,根本与经济和理论工作不沾边,可是想看的本省本市的报纸杂志没有,反而给订来了专业性很强的报纸和期刊,还有县级的市级的省级这刊物那刊物,既无人看,也没人翻,最终废品堆里把身安。
年鉴史志。不知从何时起,单位部门也时兴起了编年鉴印史志来,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虽弄出了印刷豪华精美的大本本,但既无鉴可借,又无史可志,只能算作是头头脑脑的题字和这照片那合影的大汇编,更为滑稽的是,有人一旦因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而东窗事发,这年鉴史志,无形中却成了反面教材。
公车私开。这比公车私用更恶劣。公车私用,仅仅用用而已,而公车私开,费用全由公家供着,人家开的就像自己的私家车,父母妻儿乐得享受,就连亲朋好友也跟着沾光揩油,只可惜公款成了冤大头。
私车公修。私车公养,已是公开的秘密。不但油由公家供着,就是修理维护,冲洗停放的费用,在那些很有“能耐”的公家人那里,也往往被打入公款报销。不是吗,你看有人也不过是个股级、科级、或是个处级干部、月收入撑死了也就千元左右,可人家就是有孙猴子七十二变的绝技,不但养家糊口,而且还有私车私楼,你说怪也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