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文/孔令国
唐僧师徒连马五口一路西行,风餐雨宿、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前前后后遇到形形色色的妖精无数,仔细筛选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妖精为白骨精之流,土生土长,无甚背景,更兼武艺、法术平平,都是些小人物、小角色;第二类妖精是和天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甚至有的就是玉皇大帝或者佛祖身边的“工作人员”,个个身手不凡,更有来自天上或者佛界的法宝,愈发有恃无恐,只有其主人才能将其制服,如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的三个毒魔等等;第三类妖精是因为兴风作浪、危害人间而被佛祖、菩萨等等有地位、有身份的伯乐们相中的“千里马”,如黑大王因为偷盗不成而得富,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而且被策封为南海菩萨的“守山大神”,红孩儿虏唐僧不成却作了观世音菩萨的“善财童子”,这不也算是“曲线”取得正果?
悟空如意大棒下身亡的也多是第一类那些没有什么名气和来头的毛头小妖,对第二类有些背景的妖精,悟空也没有特殊的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邀其主人怒吼一声:“孽畜!还不快显出原型,随我回去!”才使其现出原形。主人通常连丝毫的歉意都不会表示,更不要奢谈什么自我批评了,悟空气愤不过轮棒要打,一经劝阻也只好作罢,让其随主人一走了之。这一类妖精见多识广、非常聪明,手段也是了得,私自下界总不忘捎带上主人的一两件“宝贝”,在人间兴风作浪,为非作歹,还不忘利用主人头上的光环,它们心里是明明白白的,平日里在凡间兴妖作怪,如果有朝一日事发被抓,其显赫身份的主人,也会出面说情,最后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不了,它们仍然会回到天上或者佛界,继续在主人身边充当“工作人员”。第三类妖精都有修炼多年的道行,个个都是卓而不群的“人才”,这些妖精见过大世面,深知自己的身价,对手弱的,不堪一击,奈何不了它们;水平高的都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长者、尊者,看到它们这般的好身手,善心大发,是不会将其赶尽杀绝的。伯乐们乐得招降纳叛扩大队伍,妖精也是“一朝龙门,身价百倍”,有时候甚至破格重用也是常有的事,盗贼们摇身一变成了圣地的守护神,这大概就是神仙们常说的“妖而优则仙”吧!
同是想吃唐僧肉,妖精们的下场大相径庭,有的死于非命,有的重回上天、佛界,有的提拔重用。说是古人“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重演,似乎有些勉强,不够妥贴。想来大概免不了“圣盗同源”之嫌。对悟空来说,这的确也是挺为难的,千辛万苦,不远万里去求取真经,总免不了要求人帮忙,有些人面子还是要给的,没有什么办法,打狗还得看主人,没有台阶也要自己给自己台阶下,谁让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神仙(据说也没有什么背景后台)!谁也记不清有多少回我们的除妖英雄将大棒轮起,而又多少次尴尬地放了下来,大概他自己也说不清吧!
悟空能有什么办法?好像我们还不能指责这位主持正义的化身!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看来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