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都市人爱聊天

2023年10月16日

□文/沈阳

有了心事,大凡现代人不会无言独上西楼,总会找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倾诉内心的苦闷和欢乐,即便交际圈子小的人,也会有一两个倾听者,聊天侃地似乎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都市的咖啡屋,坐着许多边品边聊的人,在这样一个光线明亮、环境优雅和相对宁静的空间,叙一叙聊一聊,所有的不快似乎随之消散,可以说,落坐商场咖啡屋和路边咖啡亭的不少的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不过选个地方,舒舒服服地聊聊。谈心才是重要的,咖啡是附带的消费而已。

不论哪一座城市,大排档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散落于街边,不像进餐馆那样拘束,几个朋友要几碟小菜,数瓶啤酒,想丰盛一点,外加点荤腥,细酌慢饮,话匣子也就此打开,谈兴极浓,酣畅淋漓,一聊就是半夜三更。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精神生活就自然地变得重要起来。工作的失意、生活的压力、退休的失落、丧偶的孤苦,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促使人们参与社会交流,进行必要的宣泄。缓解紧张的情绪,聊天是简洁和普遍的形式。

有的人生活中一时没有适宜的倾诉对象,社会上便出现了“精神钟点工”帮助排忧解难。一位独居并患有眼疾的老年知识分子,专门花钱请人读名著读报纸,同时也在一起聊天,花钱“买”人说话。可见,聊天真能化解心中的烦恼和孤寂。

也许,钟情于聊天解闷的老年人在与日俱增,因为他们害怕孤独和寂寞,而大多又处在孤独寂寞中。目前,我国老年人已达1亿多,谁来陪他们说话已是一个大问题。

老人退休在家,儿孙们有自己的工作,加上年龄和经历的差异,也使得年青人“读不懂”老人的心,不少老人有着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和受冷落感。

老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凑到一起聊侃。不难发现,在公园、老人活动中心和路边的林荫下常有聚众打拳、下棋、玩牌、唱戏和跳舞的老人。他们不时谈笑风生,心情自然轻松了许多。

上海的街道还专门为老人聊天开办了“谈心室”,不少老人从“谈心室”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消除了心中的苦闷和孤寂,增加了对生活的信心,现在“谈心室”,在上海已发展到1300多家。

年轻人,也少不了“谈”。谈情说爱,通过“谈”勾通心灵,交流感情。同性之间的闲聊也不可少,开心不开心,互相倾吐,发发牢骚,心情逐步舒畅。

即使是集体活动,也是“人以群分”,谈得来的挤在一角有说不完的话,有时,年青人闷得慌,也可以“电话会餐”,远距离的“聊天”,不仅少了许多拘谨和压力,也更容易相容。在互联网上展开国际性聊天的也不乏其例,这是高科技近年来为中国人带来的福音。

上篇:没有了
下篇:毅力与成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0/16/31456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