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戎玉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天突然找我,要我迅速给他物色一个姑娘,理由是单位建了新房,而单身汉不能参加分房。我不愿去干这事。谁料一周后我却收到了他的结婚请柬,为了房子,他居然在一周内就找到了媳妇。
如今,有相当一部分人看重现实,看重抓得住的东西,最能打动芳心的可能不是你的一腔柔情蜜意,而是你有多宽的住房和多高的月薪,即使有什么理想,也只是个“水中月,镜中花”。征婚广告中,车、钱、房子、绿卡是最流行的字眼,男人们凭这些来猎取女人,女人们则靠容貌、年轻待价而沽。
是的,爱情的“快餐化”已成为一部分人眼中的时尚。他们力求“只争朝夕”,第一次见面,第二次接吻,第三次拥抱,第四次便可播下爱情的种子。但当爱情的程序和操作如同现代生活一样便捷、简约而速成时感情的浓度便不可避免地被稀释了。于是,就多了一些萍水相逢的“爱情”、转瞬即逝的“爱情”、逢场作戏的“爱情”和那种心照不宣只求短暂安慰的“爱情”。
一个搞电脑的朋友,一年前还和女友出双入对,三个月前又与另一个跑市场销售的女孩一见钟情,爱得昏天黑地。岂料三个月后却又是另一个女孩子挽着他的胳膊在我面前作甜蜜状。他大言不惭:系统不断升级。想想他人品并不坏,也不像真要游戏人生,怎么感情切换如此之快,谁知道三五个月以后又是谁出现在他身边呢?
也许,要现代人像古代人一样许诺“山无陵,江水为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是够难为人了。流行歌曲更是“体贴入微”地替人开脱:“爱过就不要说抱歉,毕竟我们走过这一回……”然而当爱情掺入了过多的杂质或被太多外部环境因素所影响时,它还是人们心目中最圣洁的情感吗?爱情快餐可能合自己的“胃口”,但不一定就能“消化吸收”,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