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蓝天白云红日。延安川口采油厂后的山峁上,彩旗猎猎,机声轰鸣,22日,我省“延长杯”油井井下作业工技能大赛在这里摆开了实践战场……
而前一天揭幕的省“纺织杯”织布、细纱、并条、整理4个工种的技能大赛也在西安、咸阳四家企业中陆续展开。
加上此前进行的“兴化杯”化工分析员技术赛和“水电杯”钻探灌桨工技能赛。至此,我省今年职工技术大赛的7大项目、14个工种已有4项8个工种进入了理论考试、实践操作阶段。
由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等单位组织的本次职工技术大赛,从6月份启动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基层职工的关注欢迎。全省10地市20多个行业的100多万职工参与了各个工种的先期培训和选拔活动。除了广泛的群众性,本次大赛亦是提高蓝领地位,加速技工人才成长的助推器。据劳动部统计,全国技术工人中,初级工占60%,高级工不足10%,此种状况极大妨碍了我国产品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为此劳动部出台四项政策,欲将高级工比例提高到30%,其中之一就是开展各类技能大赛,推动技师考试制度改革,拓展技工成长绿色通道。本次职工技术大赛奖励办法就明确规范:获各工种高级组第1名授于“陕西省技术状元”称号;获各工种高级组第2—5名和中级组前5名,授于“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各级别前五名者,高级组办理“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级组办理“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其中“纺织杯”还作出特别规定:理论实际考核双及格的选手,是农协工的,办理“农转非”手续,成为合同制工人。
据悉,本次大赛的计算机应用、焊工、客房服务等项目也将在11月上旬陆续拉开战幕。 本报记者 韩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