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洋
一岁半的小千千,是中国最幸运的婴儿。从她出生开始,就没有一天离开过妈妈。她跟着妈妈一起上班,只要她饿了,妈妈就离开办公桌,来到哺乳室喂她奶。她还跟着妈妈一起出差。千千的妈妈叫张亚丽,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及蒙古区域办事处的一位项目官员。从几个月大开始,千千就跟着妈妈天南地北地“飞”,她到过广州、上海、无锡、青岛、天津、石家庄等十几个城市。她的机票可以报销,她甚至还可以领取婴儿出差补贴。
这一切,都受益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是:支持该机构每一位还在哺乳期的母亲带着孩子上班甚至出差,目的在于鼓励母乳喂养。
小婴儿跟着妈妈去上班
千千出生于2001年1月1日。半年后,妈妈张亚丽休完产假,准备上班了。但她不是一个人回去的,她带着她的宝宝小千千。
同去的还有保姆和千千的奶奶。
张亚丽的单位早已为小千千准备好了一间哺乳室,就在张亚丽办公室的隔壁。哺乳室里的设施简洁朴素,一应俱全:沙发床,冰箱,微波炉,及一个装着玩具的小小的柜子。一般的时候,张亚丽在办公室里工作,千千由她的保姆或是奶奶陪着,呆在哺乳室里。只要千千饿了,张亚丽就可以离开办公桌,给她喂奶。
闲来无事,保姆也可以抱着小千千,来到办公楼外面的小花园里,散步、晒太阳。一个小婴儿在办公楼里进进出出,对这一新鲜景象,在这栋楼里办公的人并不觉得奇怪。只要碰到这个孩子,他们的脸上总是显出喜爱的笑容,打一声招呼,或停下来逗逗她。同事们有事找张亚丽时,如果在办公室找不到她,打电话到哺乳室,准能找到她——没有人因此而有任何非议或白眼,同事们对此理解,而且支持。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母乳喂养婴儿如果能够长达两年,对儿童的身心发育都将带来极大好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在极力倡导保护儿童权利,而刚刚出生的婴儿尽可能多的同母亲在一起,将使婴儿获得最大的利益。于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2000年11月修改了有关规定,使原来模糊的规定更加具体化,人性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世界有100多个办事机构,它在每个机构都推行了这个项目。而千千恰好于两个月后出生,于是她成为这一规定在中国的第一个受益者。
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孩子的哺乳期都是一年,我国的《女职工权益保障法》中也规定,孩子的哺乳期为一年,这期间,工作中的母亲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哺乳时间。实际上这只能是一纸空谈。对大多数母亲来说,家和单位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回一趟家来回所用的时间都不仅仅是一个小时,她们只好无奈地放弃法律所赋予自己的这一权利。
小婴儿机票报销还有补助
张亚丽要经常出差。按照有关政策,她出差时可以带上小千千,千千的机票可以全部报销不说,还可以领取出差补助,补助金额是妈妈的10%,不算太多,但在中国,能够享受这份待遇的,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张亚丽上班不久,就接到一个任务,要到江苏的一个城市去一趟。这时,千千只有6个月大,这么小的孩子坐飞机,对她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全家人几经讨论,最后,决定坐火车去。
张亚丽抱着孩子、带着保姆上了火车。一位年轻的女列车员一见到千千,就喜爱的不得了,只要有时间就过来逗千千。她问张亚丽:“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远门,是走亲戚还是旅游啊?”张亚丽自豪地说:“是出差。”
那位列车员一听,吃惊得连嘴巴都张大了,“单位同意你这么做吗?”张亚丽于是详细地向她讲解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有关政策。身处于幸福之中的张亚丽希望有更多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能够同自己一样,享受到这项待遇。
年轻的女列车员聚精会神地听着。原来,她也是一位母亲,刚刚休完产假,今天是第一天上班。她不得不把孩子放在家里,不得不吃回奶药。可是,乳房仍然是胀胀的,溢出来的奶水打湿了她的衣裳。这一路上,她的心思不断地飞回到孩子身上:吃惯了母乳的孩子,会不会接受奶粉?如果吃不饱,他会饿得大声哭的。见到张亚丽这对幸福的母女,她的心里就更加难过了,眼泪忍不住落下来。
列车到达目的地。张亚丽的心理不免有些紧张:带着孩子出差,接待单位会怎么看待自己?来之前,她虽然已经通过电话告诉了对方,但她还是无法预测对方的反应。
到了宾馆,进了预订好的房间,张亚丽一眼就看到房间内放着一张婴儿的小床。接待方的这一细致的举动,让张亚丽悬了一路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进了房间不久,餐厅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问她们,要不要给婴儿做一点合她口味的饭食?张亚丽的心不由暖融融的。看来,爱护婴儿是人类共通的天性,用不着过多的语言去沟通。
这个城市的副市长接待张亚丽。当看到在她的后面还跟着一个保姆,保姆的怀里抱着一个粉白粉白的婴儿时,这位副市长愣住了。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像张亚丽这样,抱着婴儿出差的。
张亚丽爽朗地笑了。她告诉这位副市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这项政策,目的是为了保障儿童、保障母亲的权利。那位副市长听了,连连点头:“好啊好啊,这是一项充满了人性关怀的政策,但愿有更多的母亲和孩子,能够早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半年过去了,小千千已经随着母亲飞遍了大江南北,到过中国的十几个城市。所到之处,人们诧异、惊奇之后,更多的是理解和羡慕。小千千曾两次随母亲去无锡,两次都住在同一家宾馆。第二次去时,负责接待的服务员一眼就认出她们来,又惊又喜地叫道:“小千千又来了!欢迎你们。”
每天跟母亲在一起,享受母乳喂养和母爱的阳光,小千千长得又白又胖,十分健康可爱。因为随时能找到母亲,有安全感,千千的性格既开朗又勇敢,脸上总是挂着明媚的笑容。千千从小随着母亲大江南北地闯荡,每天接触很多人,她一点儿也不怕生,还能够很快同陌生人打成一片。
带着婴儿的母亲工作效率高
记者在采访中问张亚丽:带着婴儿上班出差,会不会影响到母亲的工作呢?张亚丽笑了,她说:孩子在身边,做母亲的知道孩子是健康的,安全的,她会很安心,会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工作起来效率会很高。另外,单位对母亲和她的孩子给予这样人性化的关怀,我相信,每一个受益的母亲都会心怀感激,怀着一份回报之心加倍努力工作。相反,幼小的婴儿不在身边,做母亲的会很牵挂,很受煎熬,她那一颗心会留在孩子的身上,你想让她不分心都做不到。这样工作起来,效率怎么会很高呢?
张亚丽带着婴儿上班出差,这件事在社会上传开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即将做母亲的职业女性都希望将这项政策大力推广实施,使自己和即将出世的孩子受益。当记者就此事采访一些企业的领导时,他们表示,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以前,他们不会在自己的企业推行这一做法。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国营单位曾搞过内部育婴室,后来也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有的单位效益不好,产妇生完小孩后,就被放了长假,每月只拿很少的工资,这些妈妈虽然能够跟婴儿在一起,但是因为收入大减,造成家庭经济吃紧,心里的负担反而重了。对大多数单位来说,让妈妈带着婴儿上班已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更别说带着宝宝出差了。
也有人说,就国内目前的状况看,带着婴儿上班,虽说是一件好事,却不宜强行推广,否则将会造成育龄妇女就业困难等新的社会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有关人士也表示,他们推出的这一项目,只在儿基会分设在世界各国的机构中实施,对其他单位和企业没有约束力。但他们希望通过这项政策,唤醒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们,让他们给予更多的儿童及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家庭,以更多人性化的关怀。
联合国基金会的有关规定如下:
一、哺乳期的期限由24个月取代原来的12个月。
二、母乳喂养时间:
选择带孩子上班的母亲可以在任何婴儿需要的时间进行喂养;
选择不带孩子上班而家中有保姆的母亲,可以离开办公室挤奶并贮存起来交给保姆;
住得离办公室近的母亲,也可以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回家喂养;在合理的情况下,也可以每日两次,每次60分钟。
三、关于携带哺乳期婴儿出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年龄在24个月以内陪同母亲进行公务出差的婴儿支付以下费用:母亲机票价值的10%(即民航规定的婴儿机票价格);母亲出差补助的10%。
四、办公室应提供一个舒适而私密的环境可以在工作日内为孩子喂乳。办公室也应在冰箱里僻出洁净安全的空间便于贮存奶。
(图为张亚丽与女儿千千)(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