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言
“今年咱们家最高兴的事要数小脚老太太逛京城了!”这是今年“五一”我去妹妹家时,上高中的外甥女私下对我的耳语。
今年4月初,妹妹来电话说她们单位退休办组织一个“夕阳红”旅游团去北京观光旅游,想让我妈与她公公婆婆一块结伴去,一是征求我的意见,二是让我做我妈的工作。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从来没出过远门年近七十的母亲,4月下旬便踏上了东去的列车。经过一个星期的游玩,“五一”前夕返回兴平市的妹妹家中。我趁“五一”假日从宝鸡赶去,看母亲在京城的留影,听母亲讲她的京城见闻。
“我到了皇上坐的金殿(故宫),见到了毛主席(纪念堂),站在了毛主席、邓小平、江泽民站过的地方(天安门城楼),看了中央领导开会的地方(大会堂),登上了长城……”
“原来我怕人家大城市的人笑话我的小脚,看不起我这个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婆。没想到列车员、导游、宾馆服务员,口口声声叫‘大娘’,争着抢着搀我上下车……”
母亲反复地讲着,末了总要说一句:“做梦都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逛北京,还不是这些年你们几个(四个儿女)工资高了,咱家光景好过了。”母亲虽然说不出多少大道理,但说的都是心里话。
其实,我们做儿女的心里更清楚,要不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生活富裕,旅游部门提供的方便,我们纵然心有余,恐怕也无力尽这份孝心。后来,趁“五一”长假我们还陪母亲去西安、杨陵农科城等地游玩。
回到关中平原的老家,左邻右舍的乡亲闻讯,都赶来围着母亲问这问那。听完母亲的简要叙述,不少老人也萌发了逛北京的念头。
如今,生活在农村的小弟盖起了二层小楼,有了大彩电、VCD、组合音响等,喜欢清净仍住在老院子的母亲,也是彩电、电话、液化气灶等一应俱全,自己还学了一句时髦用语,说这是“一个人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