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工资指导价位”

想说敬你口难开

2023年10月15日

王先生是西安东郊一家化工厂的下岗职工,日前他到西安市职介中心举办的招聘会上求职,发现入口处有一张牌子上写有各类工种及职位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由于下岗前他从事的工作是铣工工作,他看到牌子上所示铣工月工资为800元,心里挺高兴,毕竟他原来在厂里干铣工每月只能拿到200多元钱,但是落款处的日期令他迷惑,竟然是2000年8月份。他问相关了解情况的人,一是说,那是啥时的皇历了。二是说,就是现在才制定,也不太顶啥,工资到底发多少,全在企业呢!

事实上从1999年开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逐步在全国推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以推进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这一制度即对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使求职者因工资高低来决定选择什么工作。其次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全面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在于充分维护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使分配标准有据可参,便于有关部门监督执法,制止企业随意发放工资、拖欠、减发现象。

然而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运行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王先生求职时遇到的情况就是因为发布时间慢三拍弱化了工资价位的指导意义。另外政府对企业工资分配已从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方向转移,企业执行的随意性较大,企业是否按照劳动部门统计整理出的工资价位执行尚缺乏有效监督,有些单位甚至制定出比劳动保障部门公布工资指导价位低一倍的工资标准,极大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作为监督监管部门,劳动监察力度明显不足,一些工会组织却被“架空”,职工代表大会地位下降或被股东大会取而代之,工资集体协商阻力很大,而分配决策程序和职工民主参与制度没有建立,这都使工资指导价位在企业一方失去指导意义。

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缺乏管理和监督,一些职介机构还自定工资价位来迷惑求职者,无视工资指导线和劳动部门发布的工资指导价位和权威性,以坑害求职者来获取利润,极大地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使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在劳动力市场中形同虚设。

正如耕牛不上笼套要吃庄稼一样,企业及职介机构之所以无视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存在,一方面于己有利,另一方面是“执鞭人”疏忽了笼套的作用,使庄稼即劳动者和求职者遭殃。

有鉴于此,有必要及时传递劳动力市场信息,保证工资指导价位信息的定期发布,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布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预测预警,提高价位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使这一制度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以体现政府对全方位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控意图和指导性意见。同时必须规范企业的工资支付行为和职介机构发布信息的真实性,推进工资指导价位制的广泛运行,使其真正为劳动者和求职者导航。

■本报记者 宋宗合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04/30757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