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型半停产企业陕西煤炭建设公司各级领导把帮困扶贫工作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局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跨行业承揽工程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为搞好扶贫帮困工作打下了资金和物资的基础,收到显著成效。
由于该公司长期工程量不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家万人企业职工下岗、待岗者就达50%以上。到1999年新一届公司领导班子上任时,累计拖欠职工工资、退休金、医疗等费用达7800多万元,有的单位拖欠工资26个月之久,致使公司困难户比例增加,还有1630户人均月收入不足50元,此类特困户占到公司职工总数的37.5%。为此,该公司新班子和各级领导把帮助特困职工走出困境作为政治任务,浸透到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公司党委书记秦岭,每年深入困难职工走访调查不下百次。公司党委对班子8名成员和100多名处级干部,都确定了帮扶对象和联系点,并有严格的考核办法。
“只有承揽工程挣来钱,企业才有实力去市场拼搏,才能给职工办实实在在的事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公司新班子面对全公司工程量不足30%的严峻经营局面,提出“全员跑市场找工程”的口号。三年来,他们承揽的工程从煤建延伸到高速公路、钢铁厂和矿山建设,从铜川延伸到陕南以至甘肃酒泉,累计跨行业工程量4亿元。随着这些工程的开工建设,使1300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公司才有财力补发职工工资2900万元,救济困难职工4494户,发放救济金107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子女上学1600名。
(明烛 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