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俊兴
一位母亲同已上高中的孩子去上街,正巧与孩子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相遇。虽然母亲热情地同老师打招呼,孩子却只点了一下头。上高中的孩子连起码喊一声“老师”的礼貌都不懂,母亲当然不满意。可当这位母亲听完孩子许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秘密”后,却无言以对。
原来,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因成绩不佳,班主任老师就在一张纸条上用彩笔画了个大大的“〇”贴在了他脸上,还让他和几位同学在讲桌旁站了一节课。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与大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如果老师(家长)因学生(孩子)年龄小,动辄采取讽刺挖苦或打骂等伤害其自尊心的方法去教育,尽管大多动机和愿望是好的,但都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打心底不尊重老师(家长)。
尊重他人的人格,是不分年龄大小的。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担负教书育人重任的老师和家长,切不能因自己一个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或不经意间的一个小小失误,而给学生(孩子)心灵上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教书育人,当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做起。小学低年级的老师、年轻的父母,尤其应当注意并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