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骄 ■
所谓高龄老人,按照美国社会学家的概念是指85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另外将65—74岁的老人称为“青年老人”,75—84的老人称为“老年老人”。据估计,高龄老人这一组群将以超过300%的速度增长。
按照我国人的概念,“人到七十古来稀”,进入老年阶段后便是“养老休闲”,被人赡养的时期。许多人退休后,或由于子女离巢的孤独寂寞,或离开工作岗位产生失落沮丧,或因为有被社会抛弃的悲观和无奈,身心都受到很大的打击,身体素质很快下降,精神明显憔悴。特别是在城市老人中,因为缺乏精神寄托,缺乏人际交往和子女陪伴的沮丧、失落和不愉快普遍存在。
而现今美国高龄老人的生活态度却截然不同,尽管他们年龄超过85岁以上,尽管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他们完全应该躺在床上休息,享受别人的照料,没有必要再去劳心劳力,可他们仍然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许多美国高龄老人仍然在开汽车(这在中国更加不可思议),仍然结伴远行旅游,跨越城市地区探亲访友,甚至积极帮助他人,尽自己的能力为其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诸如陪人聊天,提供生活看护和指导有关技术等等。这里一个最明显的突破便是,美国高龄老人已经开始对传统观念提出挑战,自己不仅是“被照料者”和依赖者,也是提供照料者和作出贡献者。
美国社会学家和老年病学家联合进行的研究显示,高龄老人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网络为社会作贡献,并且其参与程度和生活满意度呈正比。通过帮助他人,参与社会生活,他们可以获得成就感与生活的满意感。
美国高龄老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必须纠正人老了便是无用,便是废物一个颓废心理,必须重新评价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地位。对老年人来说,单单给予衣食照顾,提供物质生活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爱心,必须经常为他们提供社会交往机会。另外,还应鼓励他们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投身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