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 ■
在巴黎逛街,鞋店之多,令人吃惊。虽说巴黎素有花都之称,时装、香水、佩饰、鞋帽一贯犹如旋转不止的万花筒,随时随处把浪漫的情调映入你眼里,但巴黎人的足下消费发达到了如此程度,身临其境时还是不免有点如在梦中。
由于鞋店多,我特意坐在街头树荫下的长凳上,只盯着过来过去的双足观察,一个钟头里,我有两个发现,一是很少有人穿一个样式的鞋,特别是女士,似乎都以趋同为耻,刻意地要把自己跟别人区别开来;另外,就是每个人穿的鞋,都能鞋衣般配。有一次去一位法国朋友家中小住,朋友的丈夫自己有个柜子,柜门一开,满是各种酒瓶;朋友也有一个柜子,柜门一开,满是各种鞋子。他们自己笑说,仅就他们各自的嗜好,就都够得上典型的巴黎市民。
其实,就产鞋而言,特别是名牌鞋,法国不如其邻国意大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一个被称为“鞋业王国”的家族,专门生产举世闻名的FERRAGAMO(费拉加莫)牌鞋,特别是女式高跟凉鞋。虽然鞋的售价令人咋舌,但你不能不赞叹其造型的特殊创意,大都绝不烦琐,以简洁取胜,轻盈稳重互相配合,望去确是一件艺术品。美国著名歌星麦当娜就专穿费拉加莫牌鞋。但意大利的名牌鞋在巴黎似乎并不怎么被崇拜,巴黎鞋店销得最多的还是“地道”的法国鞋。法国鞋子注重的是样式的不断翻新,而不是经久耐穿,其对质量的重视体现在绝不偷工减料,在设定的穿用时间里保证其功能性不会发生问题,但那设定的时间却不会太长。
不把鞋当作耐用消费品,而视为勤换勤添的生活小乐趣,巴黎人的这种鞋文化观念我比较赞同。鞋店各有各的招数。法国朋友告诉我,在巴黎众多的鞋店里,她最常去的是两家,一家门面不大,却不在门外摆摊,橱窗里三天两头摆放出新到的款式,却又永远悬挂着“言不二价”的告示,即使在全巴黎商家都进入季节性大减价的浪潮时,这鞋店也“我自岿然不动”。它的营销策略是使顾客坚信“便宜没好货”。确实也是,它基本上作到,任何一款新鞋,都绝对不出现两双一模一样的,起码颜色上有区别。她就常常会被它的独特性打动,掏较多的钱去买那“独一份”。
另一家呢,店面很大,里面装潢得很豪华,却还要把营业面扩展到店门外,门外风雨棚下满坑满谷地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各式鞋子,这家店即使在非季节性全市大减价期间,也频频减价,并且标榜“如您发现鞋子很糟,请您帮助我们扔进垃圾箱里!”,那营销策略是使顾客笃信“便宜也有好货”,这家鞋店因此生意格外红火,她也就不断地从那里把四季的鞋子穿到脚上、请进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