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有这么一个暖人心窝的工会

——记大荔师范学校工会

2023年10月15日

提起学校工会,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个很清闲的部门,平时给大家办办福利,逢年过节给职工分几斤苹果,除此之外,再无事可做,但记者在大荔师范学校的所见所闻,可能会改变这些人的这种看法。

“广大教职工的满意是我们工会工作的最高标准”。进入大荔师范学校工会主席高永孝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醒目的标语。这幅标语也是全体工会委员的座右铭,他们始终把职工满意不满意,职工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自己工作好坏的尺子。

“同志:别着急出门!电断了吗?水关了吗?窗关了吗?钥匙带了吗?”在大荔师范学校的每个教职工的办公室的门上,都有工会贴的这张充满人情味的提醒。校工会在开展创建模范职工之家和有事找工会等活动中,正是从这些小事入手,关心群众生活,坚持为广大教职工办好事实事,把“家”建到教职工的心里,赢得了大家的一片赞誉声。

“我校工会不是清闲单位,是最忙碌的。”“工会关心人,办实事,敢抓敢管。”……谈论起工会,职工无不竖起大拇指。职工们遇到迈不过去的“坎”,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工会。

“工会扎扎实实,埋头苦干,配合党政做了大量的工作,真真正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校党委副书记赵建发是这样由衷地评价工会工作的。

下面讲的几个小故事,就是记者在大荔师范学校的见闻,虽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感人至深。

工会是咱的救命恩人

“工会救了咱家人一条命,这事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一提起两年前所发生的那件事,退休教师杨振国的妻子时晓丽总是显得很激动。

2000年12月17日早晨,大雾。时晓丽的儿子杨瀛送媳妇李娟上班途中发生车祸。当时晓丽和老伴赶医院时,李娟脸色腊黄、血浆透湿了棉裤,生命垂危。见到这情形,老伴瘫在地上直不起来,时晓丽脑子一片空白,连一个亲戚的电话号码也想不起来。人命关天,要立即动手术。但病人失血过多,谁去渭南市取血?谁来抬担架?谁去找医生?猛地她想到了找工会,时晓丽拨通了工会主席高永孝的电话。“娘家人”来了,大家把病人抬进手术室,又急着催医生动手术;车也来了,在最快的时间内,取回了救命的血液。当医生剪开病人的棉裤,膝盖肌肉外翻、大腿粉碎性骨折。一家人又惊慌又不知所措,工会干部又进进出出地替他们忙活。现在,李娟已完全康复,行走自如。

有事找工会,在大荔师范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青年教工冯松柏患有颈脊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脑部供血不足。今年春季的一天晚上,冯松柏上厕所昏倒,呕吐不止。她16岁的女儿吴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工会、找高伯伯。当高主席接到电话已是凌晨两点多,他立即通知几名女工委员后,又马上联系救护车。冯松柏出院后,为表达感激之情,要请几位救命恩人吃顿饭,但拉这个不去,拉那个也不去。

工会做了父母做不到的事

学校一名青年教师,婚姻问题上屡遇挫折。一时变得消沉,害怕与人交往,工作起来没劲。整个世界在他眼里惨淡无光。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又帮不了他。工会主席高永孝主动找他聊天,卸思想包袱。开始这位青年教师还不以为然,认为是做做样子罢了不甚配合。但高主席没有放弃,仍旧热情不改,还请学校的心理学老师为他解疙瘩。这位青年教师心情终于轻松愉快了起来。今年国庆节前夕,这位教师挽着新娘踏进了婚姻的殿堂。他的婚礼是工会一手操办,几位委员忙活了好几天。在采访时,这位教师对记者说,现在很轻松,没有一点思想压力,只有好好工作,回报工会的关爱。

关心在工会 温暖在工会

青年女教师韩平,是学校的教学骨干,给别人印象是清高、自强,一心只读圣贤书,万事不求人。以前,她总认为工会是与自己无关的组织。工会开展有事找工会活动,工会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韩平心里很感冒,认为是在作秀,可是以后发生的事,使她改变了这种看法。

今年春节,学校发了米面。韩平要把这些东西送回家。但腊月廿八的车好难挡,她在街上等了一天也没搭上车。有同事建议她找工会帮忙。她半信半疑地去了。高主席听后二话没说,第二天派车把她送回家。韩平的爱人在广州工作,夫妻俩一年难得团聚一回。当天,她随车返回单位,等待丈夫从千里之外归来。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焦灼的等待之中,高主席打来电话询问火车晚上到站的时间,要派车去百里之外的渭南接韩平的爱人回家。顿时,有一股暖流从韩平的心底涌起。至今,这份感动、这份温暖一直留在她心底。

与韩平一样感受到这种感动和温暖的还有很多很多职工。

但很多职工也许知道,也许还不知道工会干部们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工会之家的温暖付出了多少心血劳苦。

该校7名工会委员中,除了工会主席高永孝是专职之外,其他委员和工会副主席都兼职。他们在给学生上好课的同时,牺牲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工会工作,别人下班他们才开始工作,他们常常忙得顾不上照顾病重的亲人、幼小的孩子,顾不上干自己的家事,扑下身子忙活大家的事。

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是群众对工会工作的认可。去年,职工找工会解决的150多个问题,95%得到妥善解决;在评议职工之家,参加评议的45名会员100%赞赏。学校工会有5个年度被渭南市总工会评为先进集体。

■本报记者 焦晓宁

上篇:没有了
下篇:工会干部不可“扎势”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13/30788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