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廉租房,挂在眼前手难摘

2023年10月15日

是仅为兑现承诺,还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

今年年初,西安市的一条新闻,着实让众多的普通市民喜不自胜,尤其是低收入者。因为,2001年西安市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十件事”之一的明德门廉租房工程已如期峻工,廉租房物业管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已具备入住条件。

什么是廉租房呢?

廉租房是政府为改善城镇最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情况,由政府出资修建,出租户只须交纳低廉的租金或免交租金就可入住的一种福利住房。

咱们再来了解西安市廉租房的情况。西安市首批廉租房建筑总面积14424.4平方米,其中廉租楼6幢,建筑面积13710.8平方米,共264套住房。物业管理楼、自行车房713.6平方米。廉租房统一为两室一厅户型,建筑面积为51平方米的有132套,建筑面积52.8平方米的有132套。房内进行普通装修,统一贴地砖,安装卫生洁具和卫生间吊顶,统一封闭阳台。廉租房的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全部到户,并采用智能刷卡形式管理,不带暖气,预留空调安装口。

拥有这样的房子是众多低收入者心中的夙愿和梦想。这样的新闻怎能不让他们激动?他们四处打听申请租赁这样的房子,但得到的结果是还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目前还不能进行出租,至于何时成行,没有明确的答案。于是,有许多人便发起了牢骚:“当初政府盖的时候,为啥不能想周全?作为政府为群众办的“十件事”之一,这算完整的一件事吗?房子已峻工近1年了,却只能在那里空着。政府到底是为了兑现承诺,还是为了给民众办好事?”

政府部门很是头疼

记者在西安市经济适用房管理中心采访时了解到,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的配套政策,市政府也没有表示由哪个机构来管理、审批这些廉租房的出租,所以廉租房只能那样空着。

同时,有关人士说,廉租房政策的实施,不是把房子盖起来,然后分租出去就行了的简单,它涉及许多问题,如,这264套房子到底租给谁?僧多粥少是一大难题。还有“最低收入家庭”的衡量标准是什么?住房困难的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同时,它涉及的面又比较广,需要各相关部门仔细研究和探讨,需要各方的协调和配合,政府出台一项政策关系到众多群众的利益,稍有不慎后果将十分严重。

其实,眼巴巴看着廉租房的老百姓心中也充满了不少担忧:这些房子这么好,又这么少,不知道又会被哪个有钱人给租去?因为曾经许诺卖给低收入者的经济适用房,结果有16%卖给了中高收入者。因此,有关人士建议在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上,公开、公正、公平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廉租房制度是我国为城市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的福利保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我省目前仅有西安、宝鸡、渭南开始启动。随着此项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府提供资金力度增大,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情况将有所改善。不过看到如今廉租房盖好一年还未廉租出去的局面,不免让人感觉到广大最低收入者要实现这样的梦,还需要经历无数的不眠之夜。因此,记者呼吁有关部门能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的步伐,消除这种困难家庭无房可住而政府又有一大批房子无人入住的尴尬局面,把好事真正办成一件完整的好事。

■本报记者 邰荣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提供廉租房有三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20/3080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