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现场采访NBA之前,朋友就告诉记者第一次现场看NBA的比赛就一个感觉——眼花缭乱。
距比赛开始还有半个小时,观众还没来几个,场内的活动已经开始了。赛场中央上方吊着的大屏幕显示着两队的一些历史数据,赛场四角上方的大电视屏幕播放着广告。不一会,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一个氢气飞艇,在赛场上方飘来飘去。让你根本没心思看场内球员的赛前热身。
比赛开始后,每一次暂停或比赛间歇,场内都不闲着。两分钟的暂停,赛场主持人就搞一些小活动;一节比赛与一节比赛之间的间歇,就会有拉拉队或表演者助兴;上、下半场中间更有篮球蹦床扣篮表演队为大家表演10多分钟。
比赛中间也不闲着,音乐从来就没停过,而且主队进攻和客队进攻的音乐都不一样。主队进攻时音乐很欢快,有时候还有大家熟悉的“拍手歌”,全场观众都跟着拍手;客队进攻时的音乐就很压抑,让人提不起精神来。有时候双方攻防转换比较快的时候,一段音乐还没听明白是什么节奏就换了另一段。
赛场中央上方的大屏幕和两边看台席的长条显示器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会打出“Defence(防守)”的字样,一会打出“Noise(噪音)”的字母,慢动作回放连球员都会抬头看看,任何一名观众出现在大屏幕上都会舞蹈一番。伴随着音乐,屏幕和长条显示器上还常常有闪烁的画面,为赛场烘托气氛。你的眼睛根本就无法完全集中在球员身上,因为其余的东西也很吸引人。
看过比赛后,感觉NBA的比赛并不是球员和教练的比赛,而是所有人的比赛。没有观众的参与,没有拉拉队和舞蹈者的表演,没有主持人的“穿针引缝”,NBA的比赛就没有这么好看。NBA是所有人全部投入的比赛,任何一个在现场的人都是比赛的一部分。 (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