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重声
眼看着绿油油的麦苗一天天蔫了黄了,好端端的机井新崭崭的水泵,可就是抽不出一滴水。为啥?没电!村长派人三番五次去催供电局,可人家总说各村堡寨都在冬灌,电供不过来。村长想不明白,只隔着一条沟,沟东村可就不一样,白天晚上都有电,小麦浇了一遍又一遍,长得青葱葱一片。
会计提醒道:“沟东村一年四季往供电局送东西,早把那头头脑脑都喂肥了,供电局还能卡沟东村的电?”村长一下子灵醒过来了:“既然如此,咱们也就只能跟着进庙烧香了。反正咱们的养鳖塘也快干了,与其让那些活鳖都涸死在塘里,还不如送人家好换电!”
大卡车刚开进供电局的大院子,村长就一头奔进办公楼,陪着笑脸从局长到副局长挨个儿请人家来领鳖:“感谢供电局多年来对我们沟西村的大力支持,我们虽然拿不出什么好出产,好在今冬养鳖塘里的活鳖还长得不错,敬请各位领导赏个脸,尝尝我们养的活鳖吧!”
局长微微抬起头,半是揶揄半是认真地说:“有人说沟西村的人是榆木疙瘩,三斧头也劈不开一条缝儿,我看不见得么。如今别说木头疙瘩,就是石头疙瘩、钢铁疙瘩,也经不住电锯电钻么。什么叫共产主义?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电气化!而今谁离了电气化能行?嗯?看来沟西的人从实践中也懂得了这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么,嗯?”
局长说到这里,其他几位副局长放声大笑。村长明白局长在挖苦他哩,但他不敢发作,嘴里只好不住地咐和着:“对,对,局长高瞻远瞩,说得深刻而又精辟!”
局长挥挥手说:“有理不打上门客么,嗯?既然沟西村送来了,那咱们就下去看看么!”
听说沟西村送活鳖来了,办公楼的男女早已奔到院子里来了,一双双喜悦的眼睛都在等着见识活鳖。村长朝车上的司机招招手,大声喊道:“往下挪!”
车上那只又笨又重的大木梢就像一只倒过的千吨古钟,司机吃力而缓慢地往下挪,刚挪到车厢边缘,站在车下的村长和会计却没有扛住。哐当一声,木梢摔到地上。霎时间,偌大的院子成为大大小小的活鳖展示爬行风彩的世界。它们一个个伸出尖长的吻突,迈动着发达的蹼爪。那一团团橄榄色的鳖甲,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下,闪烁着一片片暗幽幽的绿光,引得满院子的男男女女,无不瞪大了好奇的眼睛。
村长急得满头大汗,连连招呼院子里的人们:“快逮!快逮!各人逮各人的!”
人们随即一下子围上来,一双双贪婪的眼睛扫描着满院子蠕动的活鳖。但见每只活鳖的鳖甲上都贴着一张用红油漆写着字的硬纸片。那只瓦盆大的鳖甲上写着“李局长”,那几只菜碟大的鳖甲上写着“王副局长”、“张副局长”、“吕副局长”,还有几只碗口大的鳖甲上写着“黄主任”、“吴科长”、“邱科长”、“宋副科长”……
“李局长”、“王副局长”、“黄主任”们满院子爬行着,逮鳖的人们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不知谁忍俊不禁,扑嗤一声笑出声来,随之,满院子爆发出一阵高亢、粗犷而肆无忌惮的笑声……
局长立即醒悟过来了,脸上气得红一块青一块,指着村长和会计破口大骂道:“好啊,你俩个贼熊年轻轻的,还懂得变着戏法登门来骂我们呀!”说着转身就向办公楼走去。村长一边追一边辩解道:“为了给村里供电,我们巴结都来不及哩,怎么敢起这种心?”
会计冲上前去拦住局长,可怜巴巴地陪着笑脸说:“好我们的局长哩,你不要误会,你听我说几句。”
局长站住道:“说什么?”
会计答道:“局长,鳖肉是大补之物,胜过其他的山珍海味;鳖甲性寒味咸,能滋阴除热化结软坚,主治阴虚劳热诸种疾病。一只活鳖不知能胜过市面上的多少鳖精鳖膏!我们大老远地来送活鳖,就是想让诸位领导补补身体么!”
局长又问道:“你们为什么在鳖甲上贴纸片?你们说,这里哪个当领导的是王八?!”
会计急急慌慌地说:老百姓怎么敢骂父母官是王八?如果父母官成了王八,我们自己不就是王八羔子么?那不是自家骂自家么?帖上纸片,做个标记?是想让你们领导好吃上大鳖呀!”
局长轻轻哼了一声道:“谅你们也不敢使坏骂我。”
村长和会计连忙把几只大鳖鳖甲上的纸片撕掉,亲自提着给局长们送进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