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无声世界绘丹青

2023年10月15日

陈少毅从少年时代就完全失去了听力成了一个聋人。他凭借自身顽强的毅力,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的求学之路。从做临时工、学画、上函授、到考上大学,199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我国第一所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长春大学工艺美术专业,他成为我省第一个聋人大学生同时也是第一个被分配从事教育工作的聋人。

陈少毅深感聋哑人这个弱势群体受教育的重要,当他成为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教师的第一天起,他就以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他先从引发学生兴趣人手开展教育,带领学生进行贺卡设计,挂盘绘制、模型制作、卵石工艺制作等。聋哑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我省是个空白点,在西安残疾人艺术学校组建后,陈少毅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建校计划到教学安排,再到新自任教上讲台,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为了突破聋哑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差的教学难点,他积极探索“分析、讲解和写作三结合的教学方式”。为使学生作文的水平有更明显的进步,陈少毅特地精心选编了校内第一本名为《风筝·蓝天》职中聋生优秀作文选。一次一位女学生被诱骗走失,当夜他冒着严寒带家长跑遍西安城一直找到半夜三点。一份汗水换来一份收获。截止目前共有30名学生先后考入长春大学、西安美院及天津理工大学。

长期的自学历程,给陈少毅打下了坚实的写作能力。先后有《提高职中阶段聋生素质的对策》、《关于聋哑孩子的教育问题》等30多篇论文、译文、美术作品刊发报刊。陈少毅不仅教书,还为社会的聋哑人奔忙,帮助无工作的聋哑人找工作,帮助无对象的聋哑人找对象。

陈少毅用自己的文章激励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正如一位残疾青年在给的信中所言:“我看到自强不息的你,从此在我人生道路上有了学习的榜样。”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

▲陈少毅与学生们探讨艺术。

辅导

▲备课

网上与聋哑人谈心

?再获一等奖。

上篇:在希望的土地上
下篇:更正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11/20021122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22/30816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