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裁两审须完善 费力费钱费时间 末了还是执行难

多数劳动者为何不愿“打中裁”

2023年10月15日

近日,一位姓王的打工者告诉记者,他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幸将腿摔成骨折,而该建筑公司在支付了部分医疗费后就置之不理,问该怎么办?记者告诉小王让他打劳动仲裁要求赔偿。但小王说,咱一个外地人,打这种官司一定不会赢,而且常常一打几年,我可没这个人力、财力,实在不行了就还是缠着公司给点钱私了算了。

的确,在记者的日常采访中,经常会发现类似于小王的这样的劳动者,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多采取妥协的办法,宁愿多损失些利益也不愿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其实,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说劳动仲裁是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重要途径。但为何众多劳动者不愿打官司呢?

一裁两审须完善

对于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此方面的专家认为不利于纠纷的尽快解决。因为在我国对劳动争议案实行一裁两审制度,即当事人发生劳动争议后,先调解,如不成便由仲裁机构处理,如当事人不服可上诉至法院审理,这样直接导致了双方当事人在人力、财力、时间上的大量支出,不利于争议及时的解决,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相当不利。由于这样的体制,部分企业法定代表人,行政领导明知自己法律根据不足,在仲裁部门已作出了合法,公正的裁决后,仍以不服裁决为由,起诉至法院,迫使劳动者走上漫长的诉讼路,由于劳动者的弱势,有的妥协、有的放弃,所以部分劳动者不愿打仲裁官司。

裁决执行难

目前仲裁裁决执行难,是众所周知的。一些效益差的企业领导抱着“死猪不怕开水汤”的心理,反正企业穷没钱,你看啥值钱你抱啥走,这样反到让劳动者与仲裁部门为难了,辛辛苦苦打了半天仲裁,到头“竹篮打水一场空”。有钱的企业财大气粗,就是不按裁决办,你不服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就是跟你拖,抱着赔你三千元也得让你花五千的心理。合阳县一位姓赵的劳动者从去年6月劳动仲裁打赢后,执行一直比较难,直到今年8月份才执行了部分条款,剩下的条款不知何时才能执行。

其实,劳动者不愿打劳动仲裁官司的原因还有很多,如收费问题就困扰着许多准备打仲裁的人,因为打仲裁的劳动者其中很大一部分生活困难,记者认识一位劳动者家住咸阳,每次来西安总是骑自行车,来到记者办公室见了空矿泉水瓶就装走说可以卖钱,像这样的劳动者如何有财力打仲裁甚至上法院。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有关人士认为,应建立劳动行政争议处理的分轨机制,即“裁、审分离,各自终局”的体制,发生了劳动争议后,可以由当事人在仲裁与诉讼之间择其一,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从而缩短处理争议的时间,减少了当事人的财力,劳力的付出成本。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应当考虑在受理时采取一定的法律援助措施,保障经济困难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另外,要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裁决结果的执行。维护法律的尊严,避免只赢理不赢钱的局面出现。

■本报记者 章琦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25/30820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