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莫让夕阳久照牌桌

2023年10月15日

□文/王伟瀛

麻将牌,何时走进千家万户?大约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80年代初有人出差到南方,常有人托其买一副麻将牌带回来,那时广东顺德一带的麻将牌价格比北方的便宜得多。现在,北方城市里几乎每家都有一副麻将牌了。解放前达官贵人逢年过节玩一玩的东西,如今成了众多妇女每日必摸之物,这是不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过去,妇女是劳累的。一家人的衣帽鞋袜,都要靠女人做,加之那口一辈子都背在背上的饭锅,一年是要忙到头的。只有春节后的几天里,手才能闲一闲,这还得借传统的妈妈令“忌针线”的光。在这几天休闲时间里,几个妇女坐在一起玩玩纸牌,那输赢也是很小的。即使在《红楼梦》中的荣国府里,也只是因贾赦要娶鸳鸯为妾,惹恼了贾母,为逗引贾母高兴,把薛姨妈找来斗了一回骨牌。至于冬天长夜里值班的婆子们玩牌,那也是要严加制止的。那时的看法是一个女人家,每天都想着玩牌,绝不是一个能过日子的人。

时代毕竟不同了。解放了的妇女,自食其力,不但解放了自身,也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放出来。职业妇女,不但可支配自己的收入,有人比男人的收入还高,闲着没事儿,打几圈麻将牌,原也无可厚非。很多中年妇女,孩子大了,不愁吃不愁穿,要做饭,打开天然气灶,不到半小时这菜就炒好;衣服鞋帽都是买来的,一年到头,不用动针线,满箱子新衣服,还吵吵没衣服穿,闲得没事,闲得无聊,闲得骨头不疼肉疼,不打麻将你说让她们干啥去?有些即将退休或已经退休的妇女,离开社会舞台,有失落之感,加之家中无事一身轻,自然也就呼朋引伴,凑在一起“摸麻”了。一个子儿三角五角,一元两元,虽说输不了房子也赢不了地,可也摸得昏头胀脑,地暗天昏的。玩得晚了,丈夫走进家门,见妻子正围城大战,妻子会说:“老头子,你自己弄饭吧,我下不了桌儿。”即使来了稀客或至亲,那玩得正酣的女主人,也不会放下手中牌,鼻子哼一声“来啦!”紧接着就高叫“吃幺鸡!”

三个女人一台戏,四个女人这戏就更热闹了。你玩赖,你输钱不给,你是臭耍儿,是挂在她们嘴上的话儿。今天不欢而散,明天牌瘾一犯又凑在一块儿了。老有所乐,难道这乐儿只有在牌桌上才有吗?夕阳的余晖只照亮麻将和日见衰老的脸吗?中老年妇女患腰腿病的多,是否与久坐围城,常麻不衰有关呢?

晚年的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老有所乐的形式也不应是单一的。麻将可玩,但切莫成瘾成癖,麻将桌外的夕阳照样美丽。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不可忽视家庭环保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1/25/30821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