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煤矿职工阮景明养鸡出了名,家庭养鸡存栏最多时达2000余只。在脱贫致富的同时,他还取得了助理畜牧师专业职称,被附近的王石凹镇政府聘为傲背养殖协会副会长。
阮景明是1976年进铜川矿务局王石凹煤矿工作的,曾担任过区队党支部副书记、多种经营公司开发部副部长等职,是在企业削减冗员的改革中于四年前下岗的。经过一段苦闷和茫然后,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养起了家兔。但由于对兔病防治技术不掌握,导致小兔场“全军覆没”。好在船小好掉头,兔子养不成阮景明又改养鸡,并连带销售鸡饲养。养百只鸡的小鸡场办起来后,他汲取了养兔失败的教训,先后到省畜牧总站、市畜牧站学习听课,多次邀请省畜牧站的教授、专家来现场指导。通过拜师学艺和在实践中摸索,他逐步掌握了养鸡及鸡病防治技术,打下了科学养殖的基础。家庭存栏养鸡,也由起初的100只发展到最多2000余只,一般都保持在1000只,月收入1500元左右。
科学养殖给阮景明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引来了不少人登门咨询请教,他总,是来者不拒,热情帮教。应聘傲背养殖协会副会长以来,为了方便养鸡户的学习和咨询,阮景明先后在李家塔、陈家河、金华山等地建立了服务辅导站,定期前去辅导,使附近的养殖户很快增加到300多户。专业辅导网络带动了下岗职工和不少农户养鸡致富,也反过来推动了阮景明的事业,使他由过去的单纯养殖,发展到现在的养殖、防疫、指导、销售、新产品开发一条龙的小规模经营,目前他仅饲料销售每月达20吨之多,西安、铜川、高陵的不少酒店饭庄也找他为餐用鸡定货。
采访中,阮景明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说他在科技含量上还下了点功夫,已引进了“绿壳蛋鸡”等富含卵磷脂的新品种,这种“药鸡”的市场,前景会更好。他深有感触地说:事在人为,只要下岗不失志,再就业的路子总能找得到。 (杨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