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会蜂拥而上
国家教育部规定用人单位进高校招聘的最早时限是11月20日,因此按照以往形势,每年11月初外地用人单位才陆续抵达高校,到11月底、12月初达到一个高峰,次年3月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但今年实际上从9月起,也就是大四学生刚开学起,就有单位纷纷“进驻高校”,11月20日刚过,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家用人单位蜂拥而上,将2003届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推向高潮。
从10月12日第一场校园供需见面会开始,西工大至今已举办了40多场,最多的时候一天四五场,仅大型综合性见面会就达七八场之多。其它高校也不甘落后,最近几个周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陕西主要高校,几乎同时在举行各种类型的招聘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30日,各高校已举办各类招聘会300余场。
毕业生逢会必赶
11月30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30家名企组团专场招聘会”如期举行,企业虽仅有原计划的三分之二,但前来赶场的毕业生却比预计的多得多,排队买票的学生将入口处围得水泄不通,会场内人头攒动,只能看见各单位高高挂起的宣传单和周围聚集着的学生,工作人员早已“埋没”在人群中。
当日,西安交大思源活动中心举办的另一场招聘会更是火爆,万余名毕业生摩肩接踵,应聘者将进入会场的玻璃门也挤破了,会场里人挤入根本无法挪动,会场外买不到票者一度引起混乱,大家谁也不愿离去,有几个女生甚至急得直掉眼泪。
12月1日是杭州市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举办西安人才招聘大会的第一天,两三万毕业生拥向会场,一度使附近交通出现堵塞。从宝鸡文理学院赶来的一位同学说,这已是他今年参加的第10场招聘会了,参加完这场后,他还要赶去西北大学看看。
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一位同志分析,近期在西安找工作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有5~10万,这其中包括在外地就读的本地学生。
门槛水涨船高
数据显示,我省明年将有85798名高校应届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其中本科生51857人,研究生7730人,专科生26211人),比今年5.6万名毕业生增加了近3万人,就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由于明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特别是研究生人数增加,这不仅加大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而且使专科生找工作更难了。因为“僧多粥少”,用人单位的门槛“水涨船高”,“拿来能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在12月1日杭州市举办的西安人才招聘大会上,110余家用人单位对3300多个岗位设置的基本门槛是“本科以上(含本科)”。在参会的外企中,工作岗位普遍要求外语水平在四级以上,听说达到一定水平,一些企业的自我介绍干脆就用外文写成,此外对计算机水平也有了具体要求。
据了解,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四级英语、计算机水平、文字沟通能力、经验业绩等越来越多的综合素质要求,已成为今年用人单位“量才录用”毕业生的新标准,这无疑更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