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当来自电器架修组、牵电组等7个班组的11名见习青工与他们的11位师傅互签“师徒合同书”时,安康机务段检修车间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至此,他们的师徒关系正式确立。这是该段“2002年师徒合同书签定仪式”上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随着该段机车中修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机车检修质量标准日益提高。对此,他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检修车间在做好职工“两级”(车间、班组)业务教育的基础上,针对见习青工在学技中存在的“人人都是师傅,人人都无义务”的现状,主动为他们择师从教,并制订了“师徒合同书”。合同规定:甲方(指导师傅)应在乙方(见习青工)实习期间,指导乙方安全、业务理论和实作学习,保证乙方能独立完成机车检修作业;中介方(检修车间)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甲、乙双方的计划完成和结果。
为确保合同的履行效果,他们还专门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考核、奖励办法。车间将根据实习计划分阶段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排在前、后两名的师徒分别给予每人50元的奖罚。制动组见习青工梁坤手捧着合同书激动地说:“合同签了,我就要好好跟师傅学业务,绝不给师傅脸上抹黑。” ■伍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