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忠华偕全体员工热烈祝贺《陕西工人报》创刊50周年

与时俱进 追求无限

——记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忠华

2023年10月15日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谈论我国加入WTO组织起,我国迎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诸多有识之士开动脑筋,积极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繁荣和富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其中有一位民营企业家,他就是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周忠华。

周忠华,陕西咸阳人,毕业于陕西武功农校,所学专业畜牧兽医。他曾任过中学的教师、团支部书记,当过畜牧站站长、乡长。周忠华生长在咸阳,关中浓厚的历史文化熏陶使他的骨子里形成了一种不屈不挠,争强好胜的性格,在他的脑子里永远都是与时俱进的观念,在他的行动上永远都在追求有价值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周忠华的管理和带领下,仅2001年一年就荣获以下荣誉:被省农业银行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是咸阳市21个交税过百万的企业之一,受到咸阳市委、市政府的表彰;2001年仅发放奶款一项就超过一千五百万元;被咸阳市人民政府誉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因为周忠华属马,他就有一股倔劲。几十年过去了,他不争名,不争利,但他争强好胜的性格没有变,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变,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理想没有变。93年他下海经商,接手“咸阳乳品厂”后,就凭着一股冲劲和闯劲,发扬“团结拼搏,勇于创新,埋头苦干,奋发图强”的咸阳精神,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走南闯北,请专家,学经验,把关闭三年的咸阳乳品厂办成具有一定规模,管理科学,制度健全,为社会创造一定贡献的“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

目前,周忠华展望未来,信心更足,因为在“咸阳康华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背后还有“咸阳康华奶畜总场”和“康华奶畜养殖场燕王分场”及“康华奶畜养殖场姚坊分场”做后盾,提供富足的奶源,以供市场发展需求。

创业篇

早在1999年周忠华就开始思考中国入关以后,如何解决自己企业生存的问题。他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参加国家级有关方面的会议,听取相关意见。特别是抓住时机和大型乳品企业的老总交流,研究讨论入关后企业生存的问题,受益匪浅,开阔了思路。经过市场调查,周忠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乳品行业中,要保住自己企业生存的办法和措施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液态奶生产是乳制品的发展方向,也是入关后保住企业生存的最有效的办法。二是企业自己搞养殖配套,解决奶源问题。权衡两种办法的利与弊,周忠华认为第一种办法固然好,但对自己的企业来说行不通。因为一套液态奶生产线价值上千万,自己资金跟不上。因此只有开办养殖场,自产优质低成本奶源,占领市场,保住企业生命,发展乳业。

目标确定了,就要行动。周忠华说干就干。一切从零开始。他打听了方圆几十里之内的空闲场地,特别是偏僻的废旧学校等,做实地考察,和乡政府研究,找群众商量。因为当地还没有人办过奶山羊养殖场,开始阻力很大,多数人反对,有人泼凉水,有人刁难,群众阻挠,真是困难重重。但用周忠华自己的话说,认准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越难走的路他越要走,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他才要干。就是凭着自己的这份倔强和胆识,他说服了自己的亲人,转变了一些人的看法,对群众讲办养殖场给大家带来的好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寒来暑往中,周忠华凭着自己的古道热肠,仗义执言,赢得了各层次人的理解和支持。他瞅准目标,2000年3月初,他经过审时度势,以燕王乡和姚坊乡的两个空闲、废置的旧学校为养殖基地,开办了“康华奶畜养殖场燕王分场”和“康华奶畜养殖场姚坊分场”。

办场伊始,由于旧校址日久荒废,他找人就地改造,把每间教室前后的空地用铁栅栏围起来,作为羊圈,除原来旧房外又盖起了新房,找懂养殖业的内行当场长,聘请西北农业大学的奶山羊专家坐阵指导。通过艰苦的创业和科学的管理,现在两个养殖场近五十亩地,200多间房屋的旧学校里达到了2000多只奶山羊的规模。目前,一个近二百亩的养殖总场正在周忠华的筹建当中,他说到明年初就能在总场看到上万只羊了。

发展篇

创业难,发展更难。当两个养殖分场建好以后,周忠华首先想到的是羊的问题。究竟养什么样的奶区最有利,他思前想后决定把奶山羊作为首养品种,其次才是奶牛。目标确定以后,他就在奶山羊集中的富平、三原、泾阳选羊,其次在千阳莎能种羊场和全省最大、最好的种羊养殖大户调羊,做了大量的选购工作,建起了基础群。不够了就到外地收。由于这些羊由原来的单家独产养殖变成大群饲养,由于环境和饲喂方式及饲养内容较大的变化和差异,他在这个大的转变时期所养的羊不但瘦弱而且多病。有的人看了直摇头,甚至有人让他做好全军覆没的准备。面对眼前的问题,周忠华没有气馁,没有倒退,而是和专家研究商量,鼓励专家找准原因,对症下药。经过仔细查看,分析,终于找出了病因是羊由于大的改变而不适应。找到原因以后,周忠华让大家不要着急,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周忠华稳妥干练的办事态度感染了大家,稳住了大局。经过积极补救,细心的照料,一个月后,原来又瘦又多病的羊全部变成白白胖胖的了。看到自己没有白辛苦,周忠华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周忠华知道,经产羊固然当时产奶高,眼前利益大,但适应性很差,过不了多久,奶的产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为了提高奶的产量,周忠华不怕风险大,投资期长,以青年羊为主进行养殖,这是周忠华养殖业的特点。为了搞养殖配套,解决优质干草供应,降低饲料成本,他们还在永寿县永平乡租用了近4000亩土地和荒山种植苜蓿草。在养殖过程中,周忠华的口号就是科学管理和争创一流。他请专家指导,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对羊圈进行消毒,给羊打预防针,在周忠华的组织领导和养殖人员的精心管理下,2000多只羊就像听话的孩子,越长越壮,十分喜人。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周忠华的养殖场办起来了,他没有忘记群众的利益。现在每个养殖场所处的村,年收入都增加了20万元以上。养羊需要饲料,他就近将老百姓没有用的玉米杆、麦杆收了储藏起来,解决当地群众的油盐酱醋问题。除此之外,他还招收当地群众到养殖场为其工作,解决部分人的生活着落和就业问题。在周忠华的热心帮助下,当地群众收益匪浅,极大地调动了养羊积极性,反过来也是支持了周忠华的养殖事业,因此,他们积极协助周忠华养好羊,办好事。

展望篇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周忠华的养殖业已初具规模,这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最近几个台商先后找到他,参观他的养殖场,对他的业绩,都赞叹不已。台商赞叹他的项目定位,赞哎他的发展思路,赞叹他的发展规模,赞扬他的羊养的好。台商无不夸张地说:周忠华的养羊项目定位准确,适应加入WTO组织的市场发展。周忠华的奶山羊养殖场,在全国是规模最大的。听到台商的赞叹,周忠华开心自豪地说,只要我的定位准确,不怕引不来金凤凰。尤其当他得知纯羊奶制品在台湾占有一定的市场后,就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通过市场调查,台商及福建、广州有些企业已经提出和周忠华联合搞加工生产。目前已经有五、六百吨羊奶制品的订单要他明年完成。有这么多的投资商,周忠华坚信,他的奶制品企业不仅能办下去,而且只会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有人说过,机遇不是规律,它不诉诸我们的理性思维,任何试图通过分析研讨找出机遇的做法都是一种徒劳;机遇也是绅士,它不会主动把手伸给你,机遇只能诉诸人的感性,只能凭感觉捕捉机遇。大凡跟着感觉走而取得成功的人,几乎都是捕捉机遇的高手。周忠华就是这样的,他善于思考,善于捕捉机遇。因此,周忠华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而对成功,周忠华自有几分欣喜,但更多的是外人所不知道的艰辛和压力,他用自己的一生苦苦追求理想的实现。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就是他的信念。他决心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积极响应“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争取创造更多的财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周忠华凭着自己的刚毅、顽强的性格,走上创业之路,给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徐高平 邱丽莉)

上篇:没有了
下篇:扬帆开新业 齐心铸辉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12/200212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2/10/3096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