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一工程师要求调离,厂方挽留无效后,为其办理了调动手续,并召开了欢送座谈会。会上,厂长恳请他谈谈对厂里有何意见和建议,这位工程师也直言不讳,针对厂里由生产、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不少尖锐的意见。厂长虚心采纳,根据他提出的意见对工作进行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无独有偶。据《报刊文摘》转载: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公司总经理松下幸之初非常重视听取“跳槽者”的逆耳之言。他认为,人之将“跳”,其言也“善”。对离开公司另谋高就的人员不仅一律热忱欢送,衷心祝贺,还十分诚恳地请求他们留下批评意见。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就是根据“跳槽者”的临别留言修改完善的。
诚恳听取“跳槽者”的批评意见,不仅显示了企业家的气度,而且也是企业领导改进工作的明智之举。有的职工“跳槽”,特别是一些能工巧匠和管理、技术人员告别原企业另攀高技,大多是因为对现在的岗位和企业有意见。这表明他们所处的企业确实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缺陷和问题。“跳槽者”对比看得较清,感受较深,再加上他们已联系好单位决意要走,提意见、谈看法也就无所顾忌。所以他们的意见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十分难得。这些意见虽然大都尖刻逆耳,有时甚至让人脸红耳赤,下不了台,但却是“利于行”的诤言忠告,对原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作为企业领导,恭维奉承的话时时能听到,直言不讳的批评意见就不易听闻了。所以笔者认为,听取并重视“跳槽者”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借以兴利除弊,改进工作,这于企业的振兴和发展,确实是十分有益的。那家企业及松下幸之初的做法,值得称道,应该倡导。
■谭贤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