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铜川市各级工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建立并不断完善工会工作服务体系,通过采取政策参与、结对帮扶、技能培训、典型引路等措施,多渠道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近三年来已使近50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近年来,铜川市总工会积极参与到再就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中,先后围绕优惠政策、清一退一及“两个确保”等,开展调研,提出维护下岗职工合法权益、规范非公经济用工行为等建议,被市委市政府采纳。铜川市各级工会还围绕社区家政、劳动输出等形式,结合下岗职工自身条件和求职愿望,利用文化宫、职工学校、俱乐部等职工培训基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再就业培训。三年来,全市工会系统先后举办了计算机、服装剪裁、家电维护、美容美发、汽车修理等20多个专业的技能培训,有6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得到了培训,并掌握了一份劳动技能。
为帮助下岗职工实行群体性就业,他们将“交友帮扶”活动与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相结合,一些帮扶干部从实际出发,对那些有经营意识、创业能力较强的下岗职工进行帮扶,使其走上自我兴业、自我发展之路,已使900余名特困家庭摆脱了贫困。各级工会组织开展了“创业工程”及“创业带头人”评树活动,评出23个行业72名“创业带头人”,通过典型引路,带动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重新就业。
与此同时,一个专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生活解困、法律援助、就业服务、信访接待等多项服务的市总工会“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宣告成立,至今已接待下岗职工115人次,并为符合援助条件的38名特困职工发放救助金15800元,还适时地为下岗职工介绍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会先后成立了30个下岗职工职业培训机构,建立70余人的再就业联络员信息网络,介绍安置了近50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本报记者 阎冬 通讯员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