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机床公司老工人赵长忠说:“只有把每一位徒弟都带好,才对得起公司每月发给我的‘老师傅’津贴。”
在汉江机床有限公司,一提起车工“元老”,人人皆知。他就是18岁进厂,从事车工37年,先后带徒33人(其中12人已获高级工证书,15人获中级工证书),11次被公司、分厂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并在2001年公司车工大比武中勇夺“车工第一刀”称号的精机分厂车工赵长忠同志。36年前,18岁的赵长忠手拿一份招工通知单走进了“三线企业”汉江机床厂,成为首批学徒工中的一员,由于他学习认真、踏实肯干,进厂第二年就被选送到上海机床厂学习车工。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学习培训,他熟练掌握了车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拿到了结业证书,学有所成的他如期返回汉江机床厂,被分配到机床分厂精加工段从事车工工作。从此,他便和车床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5年,赵长忠在车工岗位上已干满30年,且担任一工段工长也有14年时间,共计带徒26人,成为众多老师傅中的佼佼者。而此时,许多晚他几年进厂的有十多位同志已先后走上了公司各分厂、部门的领导岗位,而他仍无怨无悔地在生产一线踏实认真地工作着。当时,组织上考虑到他在车间“历史悠久”,劳苦功高,想把他调到后勤部门任个职,享几年清福,这对别人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事,而赵长忠却“不买这个帐”,他主动找到组织部门的领导,说干车床是他的老本行,轻车熟路,况且后勤人员本来已经超编,生产一线目前还缺人。在他的反复要求下,结果他又如愿回到了生产一线,并且一干又是七年,成了汉江机床有限公司名副其实的车工“元老”。这七年时间内他每年都接收一名技校生为徒。
2002年11月30日,赵师傅带领他的几个徒弟参加了由公司工会、教育中心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02年度车工、铣工、钳工三个工种的技术比武活动。参加技术比武的“各路高手”达43人,让许多人颇感意外的是,他的二名高徒杜新平、魏光勇成绩不凡,分获车工比武第一、第三名,赵长忠对此次比武很有成就感、满足感,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自然规律,其实徒弟拿了奖比我自己拿了分量更重,毕竟企业的发展主要还是要靠这些年轻人。”
2002年12月,年届55岁的赵长忠到了退休年龄,按常规他可以提前一个月离厂休息,但他放心不下还未出师的最后一名徒弟,每天仍坚持准时上下班,有人说他太憨,他却十分认真地说:“给徒弟传授技艺是我们这些老同志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把每一位徒弟带好,才能对得起公司每月发给我的‘老师傅’津贴”。
■李秀国
赵长忠师傅
赵长忠师傅和现在他身边的十个徒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