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有感于“烧船称钉”

2023年10月15日

□文/王学礼

宋朝官办船厂,工匠常钻管理不善的空子,虚报用钉数,中饱私囊。造船官员苦于钉子钉入船中,无法称量,只好听任工匠虚报多领。

有个叫许元的发运判官,上任后,一心想要革除这弊端。一天,他来到造船场地,令工匠拉过一艘刚完工的新船,点火焚烧。船烧完了,留下一摊船钉。他叫人将船钉集中过秤,称得船钉只相当于“所破(报销的)钉十分之一”。从此,他便以此船用钉数为参照,堵住了虚报用钉数的漏洞。

许元是封建社会一小官史,他深知水落“石”即出,船烧灯自显的道理,对虚报多领者敢于较真,用十分有效的手段堵住了漏洞。然而,细想时下虚报浮夸之风为何屡禁不绝?恐怕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干部还缺乏许元烧船称钉的那种认真劲儿。公仆中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哲学,对“上报”明知有假,也心照不宣,糊涂官糊涂做;有的作风漂浮,官僚主义严重,对一些虚假数字不做认真细致的调查核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满足于纸上谈兵,会议、制度、文件、措施不少,但落实不够,效果看不见;有的错误认为“你吹我也吹,不吹白不吹,吹了总不亏”、“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报不注意”。这就助长了虚报、作假的歪风,甚至有个别人在弄虚作假者面前,丢掉了原则,丧失了党性,奖的是报虚的,提拔的是作假的,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要从根本上杜绝虚报浮夸的人和事,就要像许元“烧船称灯”那样,敢于碰硬,依法查处虚报浮夸的人和事,使其不想为、不敢为。同时,大兴实事求是之风,强化勤政廉政教育,使每个公仆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不为官,一心为党的事业埋头苦干,做一个办实事、讲真话的好公仆。

上篇:出走的孩子被父亲接回了家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2/12/2002122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2-12/27/31020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