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方便快捷;
马达欢唱,齐奔繁荣。
众所周知,公共汽车是城市居民生活、生产交通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沐浴着十六大的春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日益美化,公交车已成为都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日中天,一派繁荣。
安康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是安康市唯一一家从事城市公共交通客运业务的社会公益性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安康市汉滨区城乡建设局主管,公司成立1977年4月,现下辖三个营运分公司,一个修理厂,一个综合供应公司。截止现在,公司在册职工602人,拥有客运车辆128辆,营运线路8条,线路总长度130公里,公司占地面积35亩,固定资产1800万元。
厂务公开显成效
“看花容易栽花难”。成功和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苦和辛勤,企业从低谷到高潮的每一步无不渗透着奋斗者的血汗。2000年下半年,公司濒临困境。45%以上的车辆相继达到报废期,职工三个月未发工资,年亏损60万元,总负债379万元。如何面对困难,将压力化为动力,在危难中迈出艰难的一步?安康市公共交通总公司领导班子对症下药、群策群力,分析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持之以恒抓厂务公开不放松。建立了党政共同负责,纪检、工会保证监督,各部门密切配合,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一个有明确工作标准、严格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并成立了支部书记任组长,工会、生产一线职工和基层干部代表八人组成的厂务公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厂务公开实施方案细则,并由一线职工中推选两人为厂务公开真实可靠的检查监督员,扎实搞好厂务公开。公司在推行厂务公开制度的过程中,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效。在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上,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选准厂务公开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厂务公开的“四条原则”和“十公开”,“四条原则”就是抓住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公开。抓住涉及群众切身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公开,抓住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中的重大决策问题进行公开,抓住企业最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现象进行公开。厂务公开把企业与职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职工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及市区级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厂务公开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和稳定,为向大公交迈进,实现安康市公交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完善了安康中小城市,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立足安康拓市场
“群雁高飞头雁领,众人拾柴火焰高”。安康市交通总公司取得如此成效,得益于该公司有一支团结向上、奋进不止的战斗队伍,有一个廉洁勤政的领导班子,有一个作风过硬的好带头人,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把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当作自己的家,及至在此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公司是有口皆碑的。公司发展到今天,翁韬总经理没有想过年薪制,而是心甘情愿,默默无闻地领着他那每月580.01元的工资。他说:“我们公司才刚刚起步,做为领导人,更要做出表率,只有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我才能增加”。他一直奉公秉洁,成为经营管理中廉洁自律的楷模。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翁总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员工的心,大家都理解并敬重他,团结一致,努力把本职工作完成地更出色,齐心协力让公司一步一个新台阶。
面对公司在运输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当记者问及今后打算时,总经理翁韬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要充分吸收几年成功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把公交车逐步向十个县区发展,制定规划,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依托,抓管理,抓效益,让公司逐步发达,为市容环境美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翁韬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我们将立足于当地实情,在市场竞争中认识自我,牢抓机遇,艰苦奋斗,争取上经营规模、上政策档次、上员工素质、上经济效益,创一流服务、一流经营、一流管理,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龙头!”本报记者:康琳 陈安妮 通讯员: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