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经济增长中的价格走低现象

2023年10月15日

2002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35.96亿元,经济增速达9.7%。而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2001年9月再次成为负数以来,继续呈现下降的趋势,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比2001年下降1.2%,降幅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对当前经济增长,而价格持续走低这一看似矛盾的宏观经济现象,应该怎样认识呢?

众所周知,市场价格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据统计,截至2002年11月末,我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突破2000亿元,而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导致存贷差占存款余额的比重逐年上升。大量的储蓄无法转化为投资,意味着我省经济仍有较大的潜在增长能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实经济增长率长期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致使供大于求的矛盾始终未得到根本改观,价格必然存在内在的下降趋势。所以说,价格持续走低真实地反映了我省当前供求结构性矛盾。

当然,统计指标未能涵盖某些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使价格指数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进入价格指数统计的项目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就使得一些对居民实际生活影响很大的支出项目还难以纳入价格指数统计的范围内。如目前实际生活中,不少学校在国家规定的学费之外收取数额不小的赞助费、择校费等,这些收费虽然不合法,但却实际存在,这些项目根本无法纳入价格指数统计之中。因此,尽管去年国家采取措施控制教育收费上调,使价格指数反映出的教育收费涨幅明显降低,但很多居民实际感受的教育支出增长速度并不慢。再如,我国住宅价格有商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价格等多种表现形式,但在统计指标中不能把所有这些价格反映出来。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没有包括商品房价格,所以尽管去年我省商品房销售价格是上涨的,但实际统计的住房价格却下降了7.5%。

因此,对经济增长,价格走低这一现象应冷静看待。可以说,目前我省价格水平下降的幅度基本上是正常的,尚没有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大的负面影响。价格总指数在低水平上的稳定有利于吸引外资和扩大消费,也有利于保持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同时为深化价格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

但是,价格长期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农民收入增长放缓,从长远来看必然会影响投资和消费预期,给经济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没有了
下篇:有感中国驾照英美能用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1/29/3121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