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下岗职工杨胜利,凭着敢闯敢冒敢干的精神,艰苦创业,办起蜂窝煤厂,产品多次被技术监督部门判定为“甲类合格产品”,企业也被宝鸡市授予“光彩之星”称号,他也被市总工会评为“创业带头人”。
今年34岁的杨胜利,原是县燃料公司职工。1997年由于经营困难,他下了岗。之后,他筹措钱要办蜂窝煤厂。消息一传开,讽刺和嘲笑,犹如“龙卷风”一般扑面而来,亲戚朋友前来规劝:“现在好多大厂办不下去了,你借钱办厂,亏损了咋办?”“现在蜂窝煤厂遍地开花,煤气灶又与蜂窝煤争天下,你能弄成?”家里人也提心吊胆。经过痛苦思索、分析和研究市场,他没有退缩,迎难而上。
没有资金,求亲戚、找朋友、跑银行,多方筹集5万多元,解决了办厂急需;没有场地和设备,就租凭了县体育场闲置的空地和房屋及灯煤设备。紧接着,雇请帮工,两上山西,三奔宁夏,采购到了优质无烟煤,经过多次探索测试,生产出了合格的蜂窝煤块,逐渐打开了市场。五年来,他为国家上缴利税6万余元,吸收农村闲散劳力上百人,安排下岗职工10多人。
1999年,杨胜利将煤厂从体育场迁到县城南关。2001年在豆腐村又办起了分厂,现在扩建为南北两个厂区,占地20亩,产品畅销凤翔全县17个平原乡镇和周边的宝鸡、岐山县等部分乡镇。经过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现已拥有一条机械化装载粉煤生产线和数台打煤设备,填补了全县蜂窝煤行业机械化生产的空白。全厂拥有各类人力、机动车辆数十辆。每年秋冬旺季,从事生产、销售人员上百人。县陶瓷厂、大修厂、棉织厂10多名下岗职工先后在这里再就业,杨胜利,靠着自己不屈的精神,终于书写自己创业史上成功的一页。 ■孙文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