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矿管理局七里村油矿,自从1905年清政府在此打成大陆第一井至今,近百年时间这里已遍布2000多口油井。然而,仅仅在10年前,这些油井中每天却有近百口“停膛井”(即有故障的油井),现在“停膛井”则被控制在10口以内。知道的人都说,这前后两种景况的分水岭,始于张建兵当上区队长后。
1993年,年仅19岁的张建兵毕业于延长油矿管理局石油技校钻采专业,作为从小就和油矿打交道的矿子弟,他要求到修井队通井区队当工人,由于肯吃苦、有钻劲、善学习,仅一年后,他成了带班班长,又一年后,刚刚22岁的张建兵就成了有60多号人的通井区队队长,是延长油矿最近轻的区队长之一。
可以说,张建兵是以其良好的设备技术和野外井下作业技术攀上“区队长”的,当了区队长后,整个通井区队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得管,特别是技术问题担子更重,这些促使张建兵在技术方面更得进取,要不,凭什么本事服那些比自己年纪都大的“兵”呢?
就在张建兵刚刚走马上任第一个月,起升设备刹车突然失灵,几个维修钳工捣腾了几天,没修好,张建兵急得跑到档案室翻资料,可这个二连杆的刹车设备因为技术保密,只有图纸,没有说明,且图纸上只标有一个不起眼的数据。张建兵一手持图纸,一手对照设备,联系学过的知识,他硬是根据这个数据,推算出切圆点是设备的最佳状态,而设备处于割圆状态,受力点最小,所以失灵。调正状态后,设备立刻恢复了工作。
尝到了思考的甜头,张建兵钻研技术的劲头更足了,向老师讨教,向书本学习,积极采纳大伙们的技术改进意见,在区队营造出谈技术、学技术、用技术的氛围。有一台生产设备是东北某厂家出的,备件很少,而整个液压系统操作复杂,动力输出小,且容易出故障,影响正常生产。张建兵根据真空泵的原理,用大功率齿轮取代皮带,一下子改进了设备的缺陷,改进后的设备除了很快在全延长局推广外,同时也被生产厂家采纳。
如今,七里村油矿的任何生产设备有何特性,张建兵都摸透了,只要你能说出那台设备出了什么样的故障,他便能在第一时间告诉你故障出在哪儿,怎么维修。瞧瞧,这样的人当陕西省职工技术比赛状元,名副其实吧!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