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辆车子驶进,一群群人走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扛箱背包、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混杂着客车尖锐的嘶鸣,西安城西客运站乱成了一团麻,返城高峰大概都是一样的景况。
票价飞涨、违规超载以及乘务人员蛮横,这几乎成了年年春运人们都要普遍遭遇的事儿。宝鸡、扶风、蔡家坡、兴平等客车今年票价更是高得离谱,平时15元,现在30块,年前更是要到50元。这不,旬邑的小伙站在票价公布栏前,一脸气愤,一脸无奈,掏出去的30元与规定的16.8元标准,多了整整13.2元呢。就此他曾与乘务人员理论,得到的回答是:“挣得就是过年的钱,不愿意就下车去。”揉揉站得发麻的脚和挤得发酸的腿,他继续要走自己的路。
暂且忘掉一路的不快,面对眼前的城市,一张张脸堆满欢笑或者露出迷惘。兴平的刘艳芳第一次来西安,跟着几位同乡姐妹来碰运气,服务员、保姆、环卫工、收银员,谁知道呢?万一不成摆地摊也行,反正不回去了。与她忐忑的心态不同,扶风云塘的李金才则显得很自信,这位中年汉子来西安闯荡已有十年,蹬三轮、收破烂、装修工,年前刚开了间面馆,凭着西府人的那股子狠劲,他说未来不是梦。夜暮降临了,到晚上九点钟左右,喧闹的车站才渐渐静了下来,最后一批寻梦的人走下车,匆匆消失于暮色之中。等待这些人的,也许是城市带给他们成功的欣喜,或者是命运注定的失败的苦涩,但无管怎样,这个城市因为他们的到来,必定多了千万个生命的激情!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