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张欠条引来三万欠款

2023年10月16日

这种玩笑开不得

文·图/陈文欣

1999年12月18日,重庆荣昌一位名叫夏方柏的汉子,为了帮助身处困境,正寻死觅活的朋友,仗义地写下了一张20万元的巨额欠条,如孩子“过家家”般地安慰朋友。

但令夏方柏始料不及的是,两年后的2001年12月18日,那位朋友却凭这张玩笑欠条将他送上了被告席。虽然他有当时在场的证人证明这张欠条产生的真实过程,但强有力的书证仍使他一审二审均败诉,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清偿债务。

这个离奇的案子是真的还是假的?近日,记者从成都赶赴重庆,采访了该案的当事人及其律师,知道了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

生死之交的好友将他送上了被告席

2002年2月初的一天上午,两个陌生的男子找到正在街上租来的房子里装香肠的重庆市荣昌县唐坝村5社农妇刘中昆,递给她一封信,叫她务必仔细看清楚,然后准备应诉。

刘中昆文化程度不高,她看了老半天才明白那封“信”是永川市人民法院发来的一张传票,传票中说她丈夫夏方柏欠王忠明3万元钱,被王忠明告上了法庭。同时传票中还写明了永川市人民法院的开庭时间为2月25日。

“老夏与王忠明是好朋友,比亲兄弟还好,他怎会将老夏告上法庭?老夏什么时候欠下王忠明的钱了?”她心里困惑不已。

当天晚上,她将这件事从电话中告诉给远在贵州仁怀的丈夫夏方柏。夏方柏也很奇怪,王忠明怎么可能告自己呢?会不会是传票寄错了?

王忠明是重庆永川市人,夏方柏与他认识于1995年12月,虽然夏方柏比王忠明大近20岁,但由于同是做猪头和猪皮生意的,都是销往四川内江一家肉联厂,他们认识不久便成了好朋友。

因为永川与荣昌互为邻县,他们认识后,走动较勤,就象到亲戚家串门一样。在与王忠明交往的过程中,夏方柏发现王忠明是一个很耿直的人,对朋友舍得花钱,也很仗义。

最令夏方柏感动的是,1996年初,他加工出的腌腊肉色泽始终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也因此影响到了市场的销售情况,为此他非常苦恼。当王忠明知道夏方柏的苦衷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制作腌腊肉制品的方法传授给了他。

有了王忠明毫无保留地传授的技术,那一年夏方柏制作的腌腊肉投放市场后很好销,也赚了一笔钱。

有人说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却常常如兄弟。虽然夏方柏没读几天书,但他相信这个道理。有了这次交往,他与王忠明的关系更进了一步,也因此将王忠明视作了好兄弟。此后他俩你帮我扶,他们的友情在生意圈中一时被传为美谈。

商场如战场,胜败是常事。1996年冬,夏方柏的生意很不如意,几次折腾之后,他的钱大部分都亏了。因而在此之后他停止了再做猪头、猪头皮生意,而在荣昌做一些赚头少、风险小的腌腊肉和卤肉生意。

那段时间,王忠明却一直在做猪头、猪头皮生意,因为市场行情不好,他也是赚少亏多。由于他在外欠了不少债,心里很着急,情绪也很低落。

后来他听说夏方柏在苍溪肉联厂的口碑不错,于是请夏方柏将苍溪肉联厂的关系介绍给他。

“虽然苍溪的收购价略微高一些,但荣昌离苍溪很远,如果除去运费,利润却很微薄。没多大意思。”夏方柏特地对他说。

“没关系,如果按你所说能卖8500元钱一吨的话,那我还是能赚一点,我现在刚好有几吨货。”听了夏方柏的解释,王忠明相反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1998年11月的一天,夏方柏与王忠明及王忠明的哥哥王志三人将王忠明的那车货运到了苍溪。到苍溪后,不知什么原因,王忠明却说什么也不愿意随车进入厂区去销售,而找了一家旅馆住下。

于是夏方柏与王忠明的哥哥王志两人将那车货送到了厂里。但厂里却并没给夏方柏面子,没出8500元钱一吨的正价,而只给4500元钱一吨。价格低了近一半,夏方柏一时没了主意,他连忙赶到旅社,将这一情况告诉给了王忠明。他原以为王忠明会很难受,没想到,王忠明却高兴地说:“4500元一吨也可以卖呀!”

原来可以卖8万多元的一车货,却一下子只卖了4万多元,王忠明好象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他唯一遗憾的是苍溪肉联厂在收货以后,只支付给他了部分货款,尚欠4万元货款未付。

之后不久,王忠明又从永川收购了一车小块猪皮,也是以夏方柏为货主的名义请他哥哥王志去卖的。交货以后,厂里不仅一次性付清了这车猪皮的货款,还付了第一次所欠的40000元货款中的15000元。

第二车猪头皮王忠明虽然顺利地收到了钱,但所赚不多,在此之后,他也没再做猪头与猪头皮生意了。

那段时间王忠明不仅做猪头皮生意做得很不顺,他所欠外债的债主们也把他追得很紧,他生活得很窘迫,总是三天两头地跑到夏方柏家里,叫夏方柏到苍溪肉联厂去给他催款。夏方柏也与他的哥哥王志一起先后去过苍溪县几次,但因那家肉联厂已到了破产的边缘,因此他们始终没有收到钱。

虽然那段时间夏方柏的经济也不是很好,但他却仍时不时地借一些钱给王忠明做本钱,做一些分割肉等小本生意;同时也毫无保留地给王忠明提供一些可以赚钱的信息……

交情这么好,彼此之间可以说是肝胆相照,他怎么可能告自己呢?夏方柏怎么也不相信自己被好友告上法庭这件事。

一张“玩笑”欠条再版“农夫和蛇”

接到妻子刘中昆电话的那个晚上,夏方柏一夜未眠,他回忆不起自己到底在什么时候欠过王忠明钱。但他意识到被人告上法庭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于是丢下手中的生意,急急地赶回了重庆荣昌家里。

回家后,夏方柏即刻给王忠明去了电话,问王忠明将自己告上法庭是怎么回事,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欠过王忠明3万元钱的货款。但在电话那头,王忠明只听他说话,却并不言语。

“你在听我说话吗?你为什么不说话?”夏方柏以为王忠明内疚了,“你如果对我有意见,也不应该将我告上法庭呀,而且以我欠你3万元钱的名义。这种玩笑怎能乱开,会很伤感情的。”

谁知王忠明末了却对他说:“有些话现在我不想说,在这里我只声明两点:其一,你欠我的不是3万元钱,而是20万元,因为我们是好朋友,看在朋友情面上,我才只要求法院判令你偿还我3万元钱;第二,我们之间的是非曲直,电话上说不清,等到上法庭再说吧,法庭自有公断……”

王忠明的话没听完,夏方柏已倒抽了一口凉气:我欠他的不是3万元,而是20万元!天啦!这钱是到底怎么欠下来的?想来想去后,他突然想起了一件往事:

1999年12月14日,夏方柏在王忠明的请求下,再次与王忠明的哥哥王志一道去苍溪收款,然而他们此行依然一无所获。不仅如此,厂方还对他与王志很不客气,因为厂方发现以夏方柏为名义上的货主由王志卖给厂里的那第二车小块猪皮也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将货款进行了降低。由于这车小块猪皮王志在交货时厂里全部支付了货款,他们便从第一车猪头皮尚未付清的货款中进行扣减。因此这次收款不仅一分钱的款未收到,相反还被厂里从尚未付清的货款中倒减了10000多元钱,并给他们重新开具了一张欠款条。

12月18日,被债主追得很紧原以为夏方柏的苍溪之行会有所收获的王忠明匆匆地从永川赶到夏方柏家。当王忠明得知夏方柏此行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还被厂里扣掉了10000多元货款时,竟如孩子般地大哭了起来。他说他欠了10多万外债,债主催得急,他一天东躲西藏的,生活得很狼狈。

见王忠明哭了,王忠明的哥哥王志也跟着哭起来,看到兄弟二人痛哭流涕的样子夏方柏一时不知所措。后来夏方柏到盛红梅家去还钱时,他们兄弟二人又哭着跟到了盛红梅家,同时也责怪夏方柏对朋友办事不力,不该让厂方倒扣10000多元钱。

盛红梅是一个30多岁的女老板,在夏方柏最艰难的时候,盛红梅曾经借给夏方柏10000元钱,有意思的是,在这借来的10000元钱中,夏方柏还从中抽出5000元钱借给了当时经济也很紧张的王忠明。就因为这件事,盛红梅与王忠明也成了熟人。

“我没读多少书,也不知道怎样安慰人。说真的,我要是手头有钱的话,我愿意立马将钱拿出来给你解眼前之急。”夏方柏尴尬地安慰王忠明道。

“你说得那么够朋友,我现在还有10000多元货款没有收回来,你能不能先写一张欠条给我,保证日后将尽心尽力地帮我将剩下的钱全都从苍溪收回来?!”

“这有什么关系,如果我给你写欠条后你不再那么伤心的话,我马上就给你写欠条。不要说写10000元的欠款,写10万、20万我都愿意。”

“好吧,那你就写20万给我吧。”

于是夏方柏哗哗哗地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如下一行字:“今欠到王忠明20万货款。夏方柏。1999年12月18日。”写完之后就递给了王忠明。

奇怪的是,当夏方柏给王忠明写下那张巨额的欠款条之后,王忠明真的一下子就没有哭了。之后,他的哥哥王志也止住了哭声。

“老夏,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你随随便便地写下一张数额如此巨大的欠条,今后他真向你要该咋办?”

“哪里会,我写这个条子纯粹是为了安慰王忠明。这个条子既没经过公证机关公证,欠款数目也是小写,会负什么法律责任呢?再说王忠明一穷二白,他哪来20万元钱借给我?他即使这样说,也难得有人会相信!”

这件事情发生后,王忠明又几次打电话请夏方柏去苍溪帮他收款,夏方柏也先后去收过几次款,但由于苍溪那家肉联厂的效益越来越不行了,每次他都空手而归。

就这样,转眼到了2001年12月,王忠明又一次打电话到夏方柏家里,请夏方柏去苍溪帮他收款,但由于年关已近,正是做腌腊制品的最佳季节,而且夏方柏远在贵州做腌腊肉生意,一时抽不开身,因而只得对他说年关一过,就即刻抽身去苍溪收款。虽然从电话中能听出王忠明有些失望,但王忠明还是勉强同意了。

想起两年前的那件往事,夏方柏后悔不已。那段时间他好象掉入了一个噩梦之中不能自拔,白天萎蘼不振,夜晚辗转难眠,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证人言证不敌“玩笑”欠条书证

王忠明诉好友夏方柏债务一案被重庆永川市人民法院受理后,于2002年2月25日上午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

因为原告有代理律师,而被告却没有代理律师,同时被告也由于某种原因而没有准时出庭,因而庭审现场冷冷清清。原告王忠明在庭上诉称,从1997年起,他与夏方柏开始做猪头、猪头皮生意,他在永川收购猪头皮、猪头,然后销售给夏方柏,由夏方柏在永川运走,至1999年12月,夏方柏欠货款20万元,一直未付,因其无力支付,故起诉要求被告夏方柏给付3万元欠款。

迟到的被告夏方柏在庭上辩称,欠条是他写的,但他没有欠王忠明的钱,欠条是开玩笑时写的。

法庭经审理查明,原、被告系朋友关系,被告在1997年至1999年间在原告处购买猪头及猪头皮,共计欠款20万元,被告于1999年12月18日向原告出具欠条一张,经原告多次催收未果,因考虑其无力偿还,故起诉要求被告给付欠款3万元,被告称欠条是开玩笑所写,但未提供有关依据。

法院在开庭审理的当天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第一百零八条之规定,对该案进行了判决:

“由夏方柏给付王忠明欠款3万元,限判决生效后30日内履行。案件受理费1210元,其他诉讼费600元,合计1810元,由夏方柏负担。”

判决一结束,年过5旬的夏方柏就如同孩子般地哭了起来,他觉得他很无辜。

回荣昌以后,当他的朋友得知他在永川打了一场输官司后,都纷纷前来关心他,并为他愤愤不平,有的人还坚决支持他上诉。

特别是盛红梅,她对夏方柏说,关于那张欠条的前因后果她一清二楚,因此只要夏方柏愿意上诉,她就一定勇敢地站出来当他的证人,她也愿意耽误自已的生意来还一个好人的公道。

可是,要上诉,该怎样上诉啊?夏方柏一筹莫展。盛红梅在知道他的难处后,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她的一位朋友、重庆华华律师事务所的骆扬律师介绍给了夏方柏,让夏方柏向骆律师咨询有关上诉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

当夏方柏向骆扬律师讲述了这桩官司发生的前因后果后,骆律师当即与夏方柏签下了委托代理书,并代夏方柏于2002年3月18日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民事上诉状。

之后,他又于2002年3月22日到3月28日间,分别在盛红梅家里、自己家里和四川省富顺县琵琶镇五福村对盛红梅、邓太平、钟昌文等知道欠条真相的证人进行了调查取证。

2002年5月16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此案。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认为,合法的债权关系受法律保护,夏方柏向王忠明出具欠条一张,证明其债务关系成立。王忠明要求夏方柏清偿债务3万元理由正当,应予支持。夏方柏称该借条是开玩笑所写,因为提供不出充分证据证明,其上诉请求不予支持。因而法院最后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

二审判决后,夏方柏与王忠明这对先前的好朋友狭路相逢。夏方柏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问王忠明道:

“我们是好朋友,你拿着一张开玩笑时写的欠条将我告上法庭,这样对你有什么好处?今后我们怎么相处?”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是朋友,欠款是欠款,这是两码事。我们怎么能搅在一起呢?”

“可是那张欠条是假的呀,你知道是我们开玩笑时写下来的呀。”

“关于欠条是什么情况下写的问题我不愿意多说,因为法庭已经公断了。”

“就算法庭能断经济纠纷,可法庭能公断得了一个人的良心道德吗?”

一审、二审败诉后,夏方柏又向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申诉书,申诉要求撤销终审判决,并再行审理此案。申诉的理由主要有两点:自己与王忠明之间没有欠款的客观事实;一审法院无权管辖此案及缺席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和公正判决。

近日,记者专程从成都赶赴重庆,对被告夏方柏的妻子刘中昆及夏方柏的委托代理人骆扬律师进行了采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中昆详细叙述了夏方柏与王忠明交往的过程及关于欠条产生的前因后果。而骆扬则对这个案子表示出了强烈异议。他认为:

其一,夏方柏与王忠明之间不存在欠款的客观事实。

其二,永川市人民法院无权管辖此案。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夏方柏在本案一审中是被告,因此这个案子一审应该由申请人所在地荣昌县人民法院管辖;其三,这个案子不存在原告所在地起诉的任何法定理由和规定。案子是欠货款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此案不属于原告所在地永川市人民法院管辖……

因为夏方柏当时在云南,于是两天后,记者又电话采访了夏方柏。夏方柏在电话中也再次对记者讲述了他与王忠明交往的经过和欠条产生的来龙去脉。

之后记者又几次电话打到原告王忠明家,但因王忠明不在家而一直未能如愿,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记者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王忠明的妻子,请她转告王忠明,但是直到记者发稿时止,王忠明却一直没有主动与记者联系。

就在笔者即将发稿时,夏方柏打来电话说,虽然这个案子一审二审自己都败诉了,但他并不会善罢甘休,为了给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哪怕就是将官司打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他也不怕。但是他也对自己轻易地给朋友打欠条这件事后悔不已。他说,交朋结友不能只看外表,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谁都会说,只有历经患难才能看见朋友是否真心。

(文中王忠明、王志为化名。)

附件说明:

照片:夏方柏的代理律师骆扬和夏方柏的妻子刘中昆正接受记者的采访。

(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转发、改编、上网。如有侵权,将诉诸法律。)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2/2003021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2/11/31710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