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时,西安餐饮界的老总们心情可能是复杂的,用“几家欢乐几家愁”形容可能再贴切不过。“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甚至“一年河东,一年河西”是餐饮业的最常见的现象。
应该说2002年西安餐饮市场总体是向前的,增长率应该在15%以上,预计2002年西安餐饮业收入达到50亿是没有问题的,虽然西安餐饮业的收入和年增长率远不能和全国一些大城市比,就连平均增长率也可能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但是自己和自己比,西安餐饮业还是在不断向前的。
西安餐饮市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活跃,这么丰富多彩,餐饮业总数、从业人员、经营品种、管理水平都创造了历史之最。可以说今日之西安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外美食城,全国所有的菜系及名家小吃,你在西安都可以吃到,国外的餐饮品种也是五颜六色,快餐、大餐、小吃、什么都有,肯德鸡、麦当劳、韩国、日本料理、巴西烤肉、意大利面条、法国大菜在西安都可以品尝到。
2002年西安餐饮市场一个最显著的特色是外地的餐饮大举进入西安,这些餐饮大鳄成功的同时给西安餐饮业提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本地一些大规模、大营业面积的饭店经营不下去,甚至关门歇业时,人们大都归罪于规模太大,餐饮界这么说,新闻界也这么说,但是我们仔细一想,外地的餐饮大鳄进入西安都能经营成功,我们自己为什么失败,难道仅仅是规模太大了吗?
早在前两年,西安一些餐饮界人士就抱怨餐饮业越来越不好做,但是与此相反的是外地餐饮业认为西安餐饮业市场潜力巨大,大有银子可挣,于是纷纷进入西安,一来就十分成功。经营效果的截然不同,不知本土餐饮业做何感想?
近年来,许多省市都把餐饮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优先发展,认为餐饮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新的效益增长点,四川全省合力打造“餐饮王国”。重庆把“火锅”作为一个大产业、强势产业,推向全国,重庆火锅仅在重庆市一年就有近百亿的收入,在全国更有上百个亿,吉林省长、省委书记亲自抓餐饮业,抓吉菜,结果本来没有任何名气的小菜系,去年在全国大出风头,吉菜发展势头强劲,浙江菜、杭州菜横扫全国。
2003年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在新年到来之际,本土餐饮业应该痛定思痛、冷静思考,和外来餐饮竞争,扬陕菜美名,重振陕菜雄风,是每个陕西餐饮界人士应该思考的。
以愚之见,首先是观念要变,认识要变,不是餐饮不好做,而是自已没做好,不是餐饮无市场,而是自己不会找市场,不是餐饮业竞争太激烈,而是自己缺乏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克服固步自封、自我陶醉的观念,过去总认为西安餐饮业市场不错,我们的羊肉泡、饺子宴、小吃宴,仿唐菜在全国名气很大,但名气大是一回事。市场能否做大,能否挣到钱是另外一回事。
三是政府要支持,陕西是旅游大省,西安是旅游大市,吃是旅游业三大要素之一,餐饮业做好了,还能带动和促进旅游业,特别是把推广本土餐饭,传统餐饮品种作为首要品种,那将会大大增加旅游业的收入。
四是西安餐饮界既要保持传统、更要勇于创新,陕菜必须不断创新,常吃常新才有出路。 (宿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