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几年,我省通过实施“听力助残工程”,使大批贫困聋儿得到培训和资助,目前已有6000余人在“听力助残工程”的帮助下得到康复培训,“听力助残”工作成绩初现。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生理器官,听力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然而,作为西部省份之一,我省现有听力残疾人56.3万名,占全省人口的14.7‰,其中7岁以下聋儿有3.5万名,每年新生聋儿1300多名,“听力助残”的任务十分艰巨。我省提出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听力助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面对我省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我省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贫困聋儿康复项目,在全省69个贫困县建立了残疾人康复教育机构。在实施“听力助残工程”中,省上还给每台助听器在康复经费中补贴50%,以推动此项工程的广泛开展。截至2002年底,通过多方努力,全省已累计收训聋儿6447名,培训聋儿家长6782人;培训机构年均收训620名聋儿,在训聋儿1000余名,已训聋儿进入普小、普幼率为21.4%。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