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春夏秋冬,朱小莉这个普通的环卫工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情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面对“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省劳模等众多的荣誉,她说“我还是以前的我”。
今年46岁的朱小莉出生在一个环卫工人家庭,耳濡目染,她从小就对环卫工作有着特殊的感情。八十年代她参加了工作当上了一名环卫工人。从此,和道路清扫保洁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6年朱小莉率先承包了西华门北大街的道路清洁工作,她在班组内大胆实行了三次改革,提高了工作效益和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她所在的班连年被评为局系统先进班组。
不管领导把工作安排在哪儿,朱小莉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环西路地处城墙内外,批发市场林立,朱小莉除了对清扫工作管理的加强外,利用工作之余,还走进沿街门店逐门进行宣传环卫。
朱小莉是一个爱动脑子的人,为了进一步提高北大街保洁质量,朱小莉倡导在扫帚上扎蛇皮带条,不仅节约经费,而且扫的非常干净。针对垃圾多,朱小莉提出了加高三轮车帮50公分的合理化建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并很快在全市推广。
无论是在环西路当队长,还是在北大街当班长,到现如今的北大街管委会书记。手中的扫把未丢,朱小莉每天工作在大街上,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帮助过多少个迷路老人。
图一 朱小莉在班前布置工作。
图二 每一处细小的垃圾她都不会放过。
本报记者 郭玉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