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高知女性远离家庭暴力

2023年10月15日

吴是一所大学的知识女性,在单位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教师,而在家里,她是一位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她的丈夫,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同在一个学校任职的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对她施以重拳。其实吴挨打的原因很简单,她不顾丈夫的“警告”,和一些熟识的男人说话。因为丈夫曾告诫她,“不许和陌生人说话”。倘若哪一天,丈夫发现她和男同事打了招呼,和男人在路边搭了腔,那便是丈夫动武的理由。早在1998年,吴忍受不了肉体痛苦和丈夫的自私,此后便开始了漫漫的离婚生涯,学校工会和一些部门为吴鸣不平,直到去年,吴才摆脱了暴打的阴影,而她已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身心憔悴的中年人。和吴同在一个学校工作的鲍亦是家暴的受害者,丈夫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自觉和鲍差距日益拉大无共同语言,经常殴打鲍,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想法,鲍一直忍受着。丈夫想以暴力逼迫鲍离婚,可为了面子,更为了孩子,鲍直到现在还苦撑着,在外人面前努力维持着家庭的体面。

其实高知女性受家庭暴力侵害的事屡见不鲜,前不久,陕西省教育工会女工委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会女工委联合组织开展了“高校女教职工维权工作座谈会”,专门就妇女权益保障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座谈,并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7.1%的女性:“品尝婚姻苦酒,忍受着家庭暴力的摧残”。电视连续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播出后,好多女性说:“我就是电视里的女主人公。”出人意料的是,她们忍受着家庭暴力给自己的摧残,却不愿意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尊严。她们信奉“家丑不可外扬”,认为“离婚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

维权,要依法维权,在调查中,有32.9%的女性呼吁“维权工作的重点应是援助离异的女教职工”。但,尽管维权的呼声日高,高知女性的法律意识淡薄又令人不可思议。《妇女法》颁布实施已达十年之久,被调查者中有31.4%的人“不知道”有这部法,70%的人“知道”,但对这部法“内容熟悉”的仅有9.3%的,31.4%的人“知道”却“从来没看过《妇女法》”。对于新《婚姻法》的调查显示:65.7%的女性“没有学习过”新《婚姻法》,也没有学习的意识,认为自己的婚姻尚属牢固,学不学无所谓。32.9%的女性“学习过”,但对“内容不熟悉”。调查者的丈夫中有55.7%的人“不了解《婚姻法》”。另外,一些高校女职工思想内的“男尊女卑”,“男外女内”的传统角色定位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她们事业上的发展,事业上的落伍有时成为无能的代名词,让一些丈夫找到了动手的借口。

高校女职工相对于企业女职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工作的性质主要是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加之高校属事业单位,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一般能够得到保障。只要高知女性拿出勇气来,树立全面学习的观点,对知识的涉猎不应只停留在专业知识上,更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对与自己有关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婚姻法》的学习,努力提高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来对抗家庭暴力,单位和社会给予那些饱受暴力侵害,被迫离异的女知识分子更多的关怀,使她们品味到温暖,相信悲剧不再重演。

本报记者 赵阳

通讯员 谷爱仙

上篇:临潼巾帼红盾显风流
下篇:女性好找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3/20030306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3/06/3124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