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逆向思维再就业

2023年10月15日

随着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下岗失业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可好多人仍在为再就业熬煎发愁。人到中年,技术单一,找份工作也确实不容易。

据笔者了解,一些人之所以迟迟找不到工作,主要是思维还处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之中,在国企呆惯了,总想找出所谓的“固定”工作,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期望值过高等。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其实如果换个方式逆向思维,从自身实际出发,眼光向下,不等不靠,不好高鹜远,干些“平凡”一点的工作,完全可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以下几个行当也许会对下岗职工们有所启发——

磨刀修剪也挣钱 在笔者居住的小区时常能见到一位瘦小的河南老头,身挎工具包,肩扛一条旧长凳,为住户磨菜刀。小区几百户居民,谁家没几把刀,刀钝了自己又不会磨,所以老头的生意确实不错。加上他热情厚道,做活舍得花力气,大家还都乐意找他。磨一把菜刀大概15分钟左右,收费2元,半个上午老头收入不菲。

织补衣服不丢人 虽说现在服装更新很快,但新衣服挂个口子,毛衣破个洞,许多人还是不愿意扔掉,所以织补衣服应运而生。在街头、市场、巷口,常能看见“织衣女”在大大方方的摆摊营业。织补毛料一类的高档衣物收费15到20元不等,一般衣物三、五元,看货论价。总之大活小活一起接,“拾到篮里都是菜”。有的精明一点,还顺便卖些鞋垫、袜子、手套、口罩一类的小商品,干些换拉链、裁裤边之类的活计。据一位知情者介绍,一来自陕北农村的妇女干织补衣服,这几年下来不仅买了房,还把儿子接到城里来读书。

回收电器好差事 新产品推陈出新,降价风一刮再刮,家电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回收旧电器成了一个好差事。无论是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是空调、手机、VCD,就连电饭煲、热水器这样的小家电也有人要。退下来的旧家电、旧家具放着还占地方,随便给点钱差不多就拿走了。去年夏季,一同事买了新房,一台才用一年的窗式空调卖了50元,一对半新布沙发人家还不要,费了好大口舌才卖了15元。而在旧货市场,要买一台窗式空调要价都在100元以上。

手工擀面也不赖 机器压的面条口感不好,手工擀面越来越受青睐。现在一斤面粉售价在七、八角左右,而加水和好擀成的面条要卖1.2元,利润在六、七角左右。笔者认识一对从附近郊区来的卖擀面条的夫妇,他们说,现在人熟了,卖的都是回头客,一上午卖个三、四十斤面条,十来斤麻食已基本固定了,赶在12点收摊,下午再干点别的,收入还可以。

其实,能干的不止上面这些,还有捏面人的、爆米花的、做铜盆铝勺的、送奶送水的、卖报卖旧书的、清洗油烟机的等等。

这些传统职业看似不起眼,也比较辛苦有些累,但是它们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自由灵活,投资又少,需求量大,对下岗职工来说比较适宜。只要能吃苦,肯干,完全能创出一番新天地。

(逯颖)

上篇:水电三局成立下岗职工职业培训站
下篇:“透心红”成了“透心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3/3/2003031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3-03/17/3127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